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崔彩霞

山西长治市郊区一中崔彩霞

滚滚的课改浪潮袭来,每位教师都在进行华丽的转变。我也是课改浪尖上的一朵水花,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继续教育的课程,涉猎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尝试着用其中的观念来建构自己的课堂,确实收获不少。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位好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教师学习心理学,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让老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沟通无极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应新课改的精神。

案例1: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立起来了!

背景:课改前,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讲出精彩课,做招牌教师。所以更多精力放在课程上,备教材多,备学生少。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状况,考虑比较少。认为他们受教育是他们从家庭、社会得到的最大关爱,理应刻苦学习,不爱学习者过错在自己。

有一次,我给一个纪律不好的班上课,开始还不错,一会儿就骚动起来,特别是女生表现更差,我觉得应义不容辞地维护课堂纪律,要不然,那些想学习的学生的权益怎么办,我厉声说到:“瞧瞧咱们这个班,女生太解放了。我们不能忘了东方人讲究含蓄美吧……”没想到这番话种下的不是唤醒学生自尊心的种子。第二天的自习,一个女生在课堂上故意找岔,我厉声说到:“你不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出去吧!”没想到这个女生三步并作两步就出去了……后来,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女生有个特殊的家庭,父母离异,父亲是个服刑人员。最不可思议的是:事后,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表示对我批评他们班表示不满。我很失落,也很迷茫,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明白维护课堂纪律对谁有益。

我一直为这次失败的教育感到遗憾。我深深思考两个问题:如果知道那个女生特殊的家庭背景,我还会采取这样处理问题的方法吗?老师的付出,一定是学生的需求吗?

新课改后,我学习了《教师成长》、《学生成长》、《心理学改变孩子的一身》以及许多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更准确地明白: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通常都具有较强的逆反性,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感情,了解学生,更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批评;没一定的感情基础,无论你的动机有多好,学生未必理解。案例1就是个典型。孩子叛逆,可能不懂得控制自己,言语和行为像暴风雨激怒老师,甚至令老师失去理智。作为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抬高了声音,企图以此压服孩子。这种行为是不明智的,结果导致冲突升级。正确的做法,老师最应该保持冷静,等彼此都冷静下来再沟通。

心理学知识的巧妙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流”

本案例中,我高高在上,声色俱厉,只想压制住学生,可见和学生关系疏远。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朋友的身份与青春期的学生“平行交流”效果通常更好。交流的重点不一定是教学内容,也可以是家长里短,比如,了解了那个女生特殊的家庭背景,也许就不会惊讶她的表现了,反而,针对她这种情况,加强和她的情感联系。她实际上是极度自卑,想引起老师的格外关注,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2.“宽容”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

宽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老师来说,宽容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意味着他们承载着父母的思想、习惯。思想水准参差不齐,这些都不是老师能完全改变的。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3.师生荣辱与共,组织有效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现在的高中教育必须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教师要关注的应不仅仅是一个群体,更应是“每一个人”。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就非常必要了。尊重学生是前提条件,他们是一个整体,当提到“女生”这个概念时,老师无形中把所有学生放在对立的位置,批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们的中的一分子,其他遵守纪律的学生无形中也承担了一份责任。老师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应该只满足少数学习好的学生的需求。

案例2:教师宽容了学生!

背景:课改后,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智慧和耐心。有个男生,上课老是低个头,不学习,不参与活动。后来每每讲完课,我有意无意地在那儿停留一会儿,偶尔交流几句。在交流过程中,他流露他得了抑郁症。原来,他上初中时,课堂上故意捣乱,打牌、嬉闹、甚至和老师发生了更激烈的冲突。后来一直感觉很愧疚。他是个觉醒了的、自责、压抑的人。我说到:“我觉得你很不错,比别人懂话。你以前做的确实不对,但认识到了错误,为此也付出了代价,就应得原谅,自己也应原谅自己……”我想他能说出来,就释放了很大的压力。

以上案例2中自卑、自责主导了这个学生生命,表现为少语,郁郁寡欢,不愿跟人接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如果不进行心灵拯救,他整天生活在阴暗角落,最后丧失了生活的乐趣,更不要谈学习教育。作为老师,应对他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觉得你很不错,比别人懂话。”

如果学生做过错事,就贴上坏孩子的标识,要背负一生,愧疚一生,那太残忍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够独立面对成长的很多困惑,面对外界纷繁变化的世界,需要老师、家长、社会更多的关爱。

前后两个案例显示:在教学中,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是必要的,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应提到日程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会促进有效教学,关注人的成长,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地。我们面对的是九零后的一代,个性张扬的一代;他们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也许承受着比我们更多的压力,不能用教师的观念来看待他们,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缩小心理代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学习即生活,学习即成长。会教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