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高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黄晓慧兰婷刘兴军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高敏肌钙蛋白I诊断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同期选取60例无心脏疾患患者。对比两组高敏肌钙蛋白I结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诊断结果数据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诊断结果数据均出现明显异常,平均达到(1.15±0.77)ng/ml。结论:高敏肌钙蛋白I可显著体现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高敏肌钙蛋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53-02

当患者患有冠心病则存在潜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其致死率及发病率均偏高,若早期未及时诊断并采用药物控制或进行PCI治疗,很可能由于急性心梗导致心功能异常甚至死亡[1]。急性心肌梗死窗口期较长,但可在早期检测到心肌受损情况。本文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高敏肌钙蛋白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无心脏疾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33;年龄区间处于51至82之间,平均年龄(64.8±4.3)岁;组内高血压15例、2型糖尿病11例、22例有吸烟史。观察组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均发病后24小时内送至我院,男女比例为29:31;年龄区间处于52至85之间,平均年龄(67.2±3.9)岁;组内高血压21例、糖尿病17例、25例有吸烟史。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取静脉血。入院后立即取3~6ml静脉血,取血后立即送检。将静脉血标本置于每分钟3000转转速下离心十分钟,取上层清液。使用LEPUQuantGold免疫分析仪实施高敏肌钙蛋白I诊断。

1.3观察指标

入院后立即开始取血并展开诊断,观察高敏肌钙蛋白I值。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高敏肌钙蛋白I诊断结果。对比显示,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数据处于正常范围,而观察组呈明显偏高(P<0.05),具体数据如下。

对照组平均高敏肌钙蛋白I为(0.04±0.01)ng/ml,观察组平均高敏肌钙蛋白I为(1.15±0.77)ng/ml。

3.讨论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见。其仅存于心肌组织,含量较高,能小范围反应损伤[2]。根据梗死范围可评估患者预后状况以及溶栓效果。肌钙蛋白为调节肌肉组织收缩能力的蛋白类型,含有心肌肌钙蛋白、慢性反应蛋白、快反应型蛋白三个类型,本身为多肽[3]。当心肌坏死时,肌钙蛋白释放入血并对心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此时诊断肌钙蛋白含量可了解患者疾病程度。

传统多采用心肌酶谱实施检测,其指标较多(如CK、HBDH、CK-MB、LDH、AST),但由于检测时效上存在一定劣势,器官特异性的影响下造成诊断准确性欠佳,因此需采用辅助手段诊断急性心梗。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医疗理论的进展,新指标的出现让心肌酶谱不再属于单一检测项目,例如CTnT、MYO。肌钙蛋白通常在胸痛发生后三小时至六小时期间才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对于抢救患者而言在制约性上较为明显[4]。相对于常规肌钙蛋白而言,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浓度较高,可通过对患者早期心血管疾病的快速检测实现对体内微量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的了解,为早期抢救及发现阳性病例争取时间。

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对心肌损伤的了解可根据其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心肌受损情况。一直以来,临床应用血清心肌酶诊断,并将其结果作为金标准[5]。随着心肌肌钙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由于其对心肌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明显更优,因此心肌肌钙蛋白相对于血清心肌酶而言更具青睐,并认定为是现阶段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佳确定标志物,不少诊断医师将诊断金标准由血清心肌酶转化为心肌肌钙蛋白。对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而言,心肌细胞的损伤是必然的,部分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并没有完全符合WHO相关标准,例如心绞痛患者,但却存在明显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情况。当心肌受损时,细胞内组成成分会由于身体活动逐渐渗入外周血循环,让肌钙蛋白临床诊断成为可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肌钙蛋白在三至六小时中血液浓度会呈现出明显上升且快速上升现象,与血清心肌酶的上升时间相似或更早,但在灵敏度及特异性上明显具有优势。心肌肌钙蛋白诊断窗口期可达到七至九天甚至更长,对于无论是否由于骨骼肌损伤造成的胸痛患者而言,诊断方式上明显优于血清心肌酶。传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多通过心电图变化状况的观察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综合判断下结论,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利用心电图表达病情[6]。心电图的识别能力有限,若图像特征变化不明显则无法达到理想诊断效果。随着国际医疗在此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化标志物让疾病诊断有了新的思路。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可通过标志物的变化加以判断。标志物种类较多,例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本院采用的肌钙蛋白I在心肌中敏感性较高且含量较大,一旦浓度上升可快速检测出结果。但肌钙蛋白I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并且较容易出现代谢及水解现象,因此检测灵敏度并不算高,且目前尚未统一标准。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健康对照组人群高敏肌钙蛋白I均处于(0.04±0.03)ng/ml左右,在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患者由于心肌梗死疾病关系,平均高敏肌钙蛋白I达到(1.15±0.7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P<0.05)。由此可见,高敏肌钙蛋白I数值的变化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依据,若数值持续升高则代表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正逐渐加重。本次研究结果与多位研究者结论相似,均证实了高敏肌钙蛋白I的临床应用价值。今后研究还需加大样本选取量,提升结论准确性。总之,采用高敏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数据基础以及预后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轲.心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及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6,v.1403:118-119.

[2]刘影,龙琴,肖维雷,叶紫.高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v.23;No.11303:288-290+323.

[3]吴金斌,邹德学,周逵,晏耀明.高敏肌钙蛋白T和普通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v.3713:1799-1800+1803.

[4]和学忠,和石丽.高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3:38-40.

[5]乔维洲,徐维家,宋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v.3323:2859-2860+2862.

[6]杨联云,胡蓉,黄媛.肌红蛋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6,v.14;No.310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