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伦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海伦152300)
【摘要】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为,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并能产生兴趣,对一些新异的学说好奇关心。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影响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211-02
1.网络对青少年的双重影响
1.1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1.1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交互性和平等性。网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青少年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经过自身的判断、融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他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他们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需要自己独立解决。这种生存方式无疑将大大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成长为能够胜任多种角色的社会新成员
1.1.2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的兴趣点,互联网以其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1.1.3促进青少年开放、创新精神的树立
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青少年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充分帮助青少年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开放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同时,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助于青少年从中汲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借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2.1令青少年人际关系恶化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整天面对的是一台台无情的机器,其交往不是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而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进行的虚拟网络交流,它虽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却拉大了其感情距离。因此,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封闭,这样久而久之会导致其人际关系的疏离,最典型就是患上“情感冷漠症”,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1.2.2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首先,网络成瘾造成青少年基本道德观念的丧失。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虚拟性,缺乏约束和监督,真假易位和虚实不辨是网络异化的特征,这也造成网络世界中非道德现象的发生。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消解传统道德的基础,造成责任观念的淡漠。其次,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当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由心理依赖转化为生理性依赖后会出现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究其原因,是由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动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1.2.3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威胁
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1.2.4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两点:(1)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2)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2.导致青少年产生上网的原因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网络的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要找出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网瘾的负面原因。
2.1客观原因
2.1.1网络本身的特点对青少年具有巨大诱惑力
网络具有快捷、互动、虚拟和实用性等特点,使青少年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接收、传播信息和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无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相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他们又十分渴望友谊和成功,网络聊天的虚幻性,使得本来不认识的上网者可以畅所欲言,获得共鸣,很快地熟悉起来;逼真的,甚至有些赌博性质的网络游戏又使得青少年玩起来刺激,缓解学习压力,从而导致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解脱。
2.2.2由于目前青少年评价系统的单一化
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也是学业成绩。这种评价标准给很多青少年带来自卑感,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自卑感尤其强烈。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会越来越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扮演心目中的理想角色,在网络游戏中他们通过“通关升级”就会寻求到满足或自尊,来达到摆脱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瘾,从开始的偶尔去网吧玩玩,发展到后来的欲罢不能。
2.2.3对待网络问题家庭与学校教育引导不力
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却错误地认为上网是为了学知识,比看电视、玩耍好得多而不加限制。当出现问题时,家长又强行将孩子与计算机分开,认为那样可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的影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有的教师对网络知之甚少,对上网行为深恶痛绝,他们强行制止学生上网更容易激起强烈的逆反心理。还有的教师对学习差和调皮的学生有偏见,易导致这些孩子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而沉溺于网络世界
2.2主观原因
2.2.1性格因素
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往往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忧郁、敏感、不善于交际和叛逆等人格特征。而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过程,个性的形成从每个人的早期教育就开始并逐渐成型。网络成瘾者的这些人格特征的形成往往与其入学前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2.2.2心理因素
虽然青少年已经长大成人,但是他们的心理仍然不太成熟,当遇到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压力等问题的时候,因为他们以前没有经过磨砺,往往不能泰然处之。由于个人处理问题能力和调适心理状态能力的差异,一些青少年可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而另一些则逃避现实,趋向于虚拟的网络中网友的认同,或是游戏升级而获得的成就感,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这种网络空间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
[2]郑杭生,李强,李路路,林克雷:《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