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医院内分泌科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效果,为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和血肌酐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和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量等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血尿酸和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量等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佳,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非洛地平;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探析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提高,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危险患者生命,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成为了医学上备受关注的问题,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临床疾病,也是多发性慢性疾病,两者合并后危险程度增大,临床治疗中要重点关注[1-2]。为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效果,特选取10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0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0.31±9.51)岁;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0.11±9.5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80mg缬沙,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个月;坦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5mg非洛地平,每天一次,连续5个月。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和血肌酐变化情况,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
1.4统计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13.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P<0.05时为表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4.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s,mmHg)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s,mg/24h)
3.讨论
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其具有较高的抗高血压作用,其主要机理为阻断血管紧张素对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妨碍介导生物反应,进而使得血管紧张素受到相关程度抑制,缬沙坦能很好的改善肾脏功能,稳定血压,降低尿蛋白浓度和并发症。非洛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针对性的扩张小动脉,进而达到降低患者血压的目的,其具有独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其半衰期较长,治疗时作用时间长,临床上经常用到[3-4]。本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和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量等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血尿酸和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量等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佳,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君.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5(9):537-538.
[2]李欣鑫.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40-41.
[3]周伟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5):14-16.
[4]陈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和缬沙坦单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对照试验[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65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