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CharacteristicsandProspectingMarkofGuizhouJinfengGoldDeposit
宋正刚SONGZheng-gang(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贵阳550000;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阳550000)(GuizhouInstituteof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Prospecting,Guiyang550000,China;117Brigadeof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ofGuizhouProvince,Guiyang550000,China)
摘要院锦丰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目前已知最著名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国内外专家对该区域进行过详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成果资料。着重阐述锦丰金矿磺厂沟矿段的矿体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其找矿标志。
Abstract:JinfenggolddepositisoneofthemostfamousCarlin-typegolddepositsinDianqiangui"GoldenTriangle".Thedomesticandforeignexpertsconductedadetailedstudyofthisareaandaccumulatedrichgeologicalresultsdata.ThispaperfocusesontheorecharacteristicsoftheJinfenggolddepositHuangchanggousegment,andonthebasisofpreviousstudies,makespreliminarysummaryofitsprospectingmark.
关键词院卡林型金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锦丰;贵州Keywords:Carlintypegolddeposits;orecharacteristicsandprospectingmark;Jinfeng;Guizhou中图分类号院P618.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1-0312-031
概况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区地处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的接壤地带,滇黔桂“金三角”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边缘的右江盆地(程裕淇,1994;曾允孚等,1993)。
锦丰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右江褶皱带北侧。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带黔西南金聚集区内。金矿床出现在由北北东向的赖子山背斜、北西向板昌逆冲推覆断层和册亨东西向构造带组成的小三角形构造变形区内,又因其位于北西向板昌逆冲断层以西,北北东向赖子山短轴背斜东翼的鼻状凸起部位(罗孝桓,1993)。
锦丰金矿地处贵州省贞丰县南东70km,最早为一民采砷矿点。贵州省地矿局所属的地勘单位(物化探队、区调队和117队)历经数十年的勘查地质工作,查明金金属资源/储量达大型金矿床。
2002年-2009年,澳大利亚澳华黄金有限公司对该矿床进行补充勘探,于2007年采用细菌预氧化选矿工艺开始工业化生产黄金。2009年底,澳大利亚澳华黄金有限公司将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转让给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
2010年-2013年,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继续对锦丰金矿磺厂沟矿段深部矿体进行勘探地质工作。截止2012年底,矿床资源/储量超过100t,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2地层贵州锦丰金矿位于台地和盆地的过渡带上。西部为台地,由产状平缓而稳定的石炭系原二叠系灰岩组成;东部为盆地,由三叠系陆源碎屑岩组成。
出露的地层岩性、岩相、厚度等在横向、纵向上的变化均很大。矿床西侧主要出露二叠纪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主要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和上统吴家坪组地层。矿床东侧广泛出露中三叠世安尼期拉丁期浅水槽盆相和深水槽盆相之类复理石建造,主要为三叠系中统许满组砂岩(或粘土岩)、尼罗组粘土岩(或夹瘤状灰岩)和边阳组砂岩(或夹粘土岩),具浊积岩特征,是区内重要的赋金层位。早三叠世印度期、奥伦期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的罗楼组薄层灰岩,与吴家坪组燧石灰岩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许满组在横向上往南往东变厚,往北向西有变薄的趋势。
3构造矿床内以二叠系与三叠系分界线(或F1)为界,可分为东部构造区和西部构造区。西部构造区构造简单,为单斜地层,倾向北东,往南渐变倾向为南东,倾角较平缓,倾角在10毅-28毅之间。东部构造区构造较复杂,主要有北西向、南北向、北东向等多组褶皱和断层组合。从北往南构造发育程度和构造特征略有差异,北部以南北向褶皱与断层共生为特点;南部以北西向褶皱、断层发育并穿插有北东向、南北向构造为特点,见图1。
矿床以强大的SN向和NW-SE向的构造占主导地位,其次为NE-SW向的构造。主要的褶皱、断裂构造如下:褶皱构造以北西-南东向组为主,分布在磺厂沟和磺厂坡一带,主要有磺厂沟背斜、磺厂向斜。
北西向组断裂构造主要有F3和F5断裂,主要描述F3断裂。
F3断裂:主要的控矿断裂,西起磺厂沟、经磺厂坡往南规模变小,走向295毅-115毅,总体倾向北东,倾角55毅-85毅。
北东向组F2断裂构造,主要分布于磺厂沟沿沟一带,走向延伸一般100m-300m,部份发育于背斜核部,横向切穿磺厂沟北西一南东向F3断裂带,同时也被一些北西向构造限制;部份被北西向组构造右行剪切。
F2断层总体倾向南东,倾角45毅-85毅,破碎带走向上、倾向上宽度变化较大,与F3交汇部位膨大,宽度达几十米。两端破碎带变窄;构造岩以碎裂岩为主,蚀变矿化明显减弱。
4矿体特征锦丰金矿为典型的构造控矿的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其形态和矿化富集规律受构造控制。大致以F2断层为界分为北部的冗半矿段和南部的磺厂沟矿段。磺厂沟矿段的特点是矿体规模大,品位高,矿体垂向连续性极好,呈似层状、板状产出,形态相对简单。
根据勘探成果资料分析和研究,淤矿体受北西向F3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是矿床最主要的矿体(占储量的81豫);于矿体受北东向F2断裂带控制;盂矿体位于F3断裂破碎带下盘受F20断裂带控制,呈隐伏状产出,勘探中新发现的受岩性和构造控制的“层状”矿体,见图2。
淤矿体:受F3断裂破碎带控制,并依附于断裂破碎带呈似板状产出,矿体形态、产状与F3断裂破碎带一致。地表控制矿体长520m,11线以东矿体向东侧伏,并且越往东隐伏越深,矿体隐伏段长达200m,且东部边界还未圈边。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F3断裂带基本一致,其总体走向290毅左右,倾向北北东,倾角55毅耀85毅。在560m标高以上,因矿体受其F3断裂形态制约,出现有规律的直立倒转(反倾),矿体向南陡倾;560m-200m标高则以75度左右的倾角稳定地倾向北北东;200m-0m标高矿体变陡,倾向北东,倾角在85毅以上。矿体形态为反“S”。矿体陡缓变化,膨大狭缩较为突出。矿体单工程真厚度0.62m-32.66m,矿体金品位在0.0g/t-43.75g/t之间。据参与资源量估算的工程统计结果,矿体厚度(真厚度)变化系数为84.0%,属较稳定型;样品计算品位变化系数92.6%,属均匀型,矿体形态简单规整呈似板状,无分枝复合现象,内部结构完整。
于矿体:受北东向F2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矿体产状、形态与断裂带产状、形态基本一致,总体倾向150毅,倾角40毅-80毅,局部亦存在直立反倾现象。矿体呈似板状,单工程真厚度0.67m-17.67m,矿体金品位在0g/t-19.54g/t。
经参与资源量估算的工程统计结果,其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109%,属较稳定型;品位变化系数85.3%,属均匀型。
盂矿体:分布在3线-9线之间,F3断裂蚀变带下盘,受许满组第四段第四亚段砂岩层中的F20层间断裂带控制,矿体在200m-300m标高,总体是越往东埋藏越深。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体产状与F20层间断裂带基本一致,倾向北北东,倾角30毅左右。在倾向上揭示,盂矿体与F3断裂带相交汇处,矿体厚度和品位较高,远离F3断裂带矿化域厚度和品位逐渐降低;而从走向上看,矿体厚度和品位有由西北往南东变厚和变高之趋势。矿体单工程真厚度在1.98m-50.04m之间,矿体金品位在0.12g/t-21.2g/t之间。
5找矿标志找矿标志从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主要包括地球化学标志、构造标志、围岩蚀变标志、矿物学标志及蚀变矿化的岩石学特征标志等。
地球化学标志:反映在矿物组合,雄(雌)黄、辉锑矿、辰砂等金属硫化物共生且含量高者金品位亦高。
构造标志:结合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普查找矿与矿床勘探的实践经验,矿段中大大小小的金矿体无一不与构造或构造带(膝折带、挤压褶皱带、劈理化带、逆冲断裂带、挤压破碎带、张性破碎带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构造是控矿(包括成矿)的前提条件。从分析可知,对构造(特别是发现有矿化显示的构造)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构造发生、发展演化及其变形历史,受力与变形特征。应该说,经历过多期次应力与变形的构造对成矿更为有利。即多种性质并存的构造利于成矿和控矿,单一的张、剪、压性质者其成矿和控矿都是很局限的,在研究构造的同时,还需研究有利的岩性组合,二者不可偏废。
围岩蚀变标志:含矿围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热液蚀变,是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又一特征,在矿段内硅化、黄铁矿化具有特殊的找矿意义。硅化表现为多期硅化作用,以大小不同的细脉、细网脉形式出现;硫化物以黄铁矿、毒砂最为重要,二者为矿段主要的载金矿物。此外,辰砂矿化、雄(雌)黄矿化、辉锑矿化,都出现在金的富集部位,碳酸盐岩表现为含铁白云石和方解石、粘土化表现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有机炭化也是矿段的又一特征蚀变之一。蚀变与金矿的形成均有着密切的成生联系。
矿物学标志:以热液石英和黄铁矿最具代表性。热液石英往往形成各种细脉、细网脉及粗大脉体相互切割穿插并交代残蚀原岩,早中期石英颗粒细小,晶体表面不干净,普遍具有泥质污染或包裹有硫化物,肉眼下石英具碎裂结构,镜下观察波状消光明显,热液石英与金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黄铁矿在含金断裂带中以浸染状形式出现并偏集于节理裂隙等微破碎面及其附近,粒度细小,一般0.1mm-0.5mm,自形程度不高,主要为半自形、它形粒状、晶形以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为主,少见立方体,常具环带结构。
而围岩中之黄铁矿则以粗大的立方体顺层理分布或形成脉体。
岩石学特征标志:分为矿体内的岩石学特征标志和邻近矿体的岩石学特征标志。
矿体内的岩石学特征标志主要有:矿体内则出现白云石,As-Sb-Hg硫化物,并出现黑色(富砷黄铁矿和/或白铁矿)弱至中度的硅化和干净的石英脉;矿体是碳酸盐矿物被溶解、泥化、硅化和硫化作用的结果;金以亚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富砷黄铁矿和白铁矿中。
邻近矿体的岩石学特征标志:邻近矿体的地带硫化物含量大增,方解石脉增多,出现黝黑应力石英,碳酸盐成份含量减少,裂隙内充填有高岭石脉,出现浸染状毒砂。
6结论锦丰金矿床位于赖子山背斜北东鼻状构造的台盆交界部位,就位于台地和盆地的过渡带。
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其形态和矿化富集规律受构造控制。
背斜构造、不同方向及高角度断层交汇部位是主要的容矿位置。
淤矿体在560m标高以上,出现有规律的直立倒转(反倾),矿体向南陡倾;560m标高以下矿体则以75-85度,矿体向北东倾斜;于矿体的产状、形态与断裂带基本一致;盂矿体在200m-300m标高之间,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体产状与F20层间断裂带基本一致。
锦丰金矿具有地球化学标志、构造标志、围岩蚀变标志、矿物学标志及蚀变矿化的岩石学特征标志等。锦丰金矿床中大大小小的金矿体无一不与构造或构造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含矿围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热液蚀变,是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又一特征,硅化和黄铁矿化蚀变是具有特殊的找矿意义。
建议进行详细的地层和构造分析与研究,恢复整个地区的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从而更精确的理解成矿构造背景,利用典型的找矿标志,更有效的指导找矿和进行隐伏矿床的预测。
参考文献院[1]SinoGoldLimited.15/Feb./2006.Announcements:SinogoldannouncesJinfengresourceexceeds4millionouncesgold[EB/OL].http://sinogold.com.au.[2]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2004.贵州省贞丰县烂泥沟金矿区磺厂沟矿段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内部资料).[3]陈懋弘,毛景文,吴六灵,郑建民,PhillipJ.Uttley,TonyNorman.滇黔桂矿集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综述[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4).[4]罗孝桓.烂泥沟金矿区控矿断裂特征及构造成矿作用机理探讨[J].贵州地质,1993,10(1):46-54.[5]罗孝桓.贵州贞丰烂泥沟特大型金矿的发现及勘查历程[J].贵州地质,1998,15(4):293-298.[6]徐大富.贵州贞丰县烂泥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条件[J].贵州地质,2000,17(3):152-159.[7]张志坚,张文淮.贵州省烂泥沟金(汞、锑)矿床有机成矿流体研究[J].矿床地质,1998,17(4):343-354.[8]王砚耕,索书田,张民发,等.黔西南构造与卡林型金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9]韩至钧,王砚耕,冯济舟,陈潭均,罗孝桓,刘远辉.黔西南金矿地质与勘探[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10]罗孝桓.黔西南右江区金矿床控矿构造样式及成矿作用[J].贵州地质,1997,14(4):312-320.[11]陈懋弘.基于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耦合条件下的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成矿模式[D].2007,6,8.作者简介院宋正刚(1971-),男,贵州开阳人,本科,地质工程类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