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良(广元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四川广元628000)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62-02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食管反流病(GRED)的关系。方法将经内镜确诊的GERD患者50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均行14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进行Hp检测。结果60例GERD患者Hp感染率为36.3%,60例对照组Hp感染率5316%,GERD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ERD患者各级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包括烧心和或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的损伤,常见于餐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局部胃酸分泌以及胃排空功能。有学者观察到,在成功根除Hp后,随着Hp感染率下降,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本研究对50例GERD患者和70例轻度慢性胃炎患者进行Hp检测,探讨Hp与GERD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至在我科就诊的5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6±16.4)岁。均具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烧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检查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对照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2±14.8)岁,均为同期在我科就诊经内镜检查诊断为轻度慢性胃炎的患者。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既往患有消化性溃疡、胃癌者被排除。
1.2研究方法两组在检查前2周内均未使用过抑酸剂及抗生素。空腹8h以上行内镜检查,对GERD患者依据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进行内镜分级。两组均在距幽门2cm处小弯侧取活检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并同时行14C呼气试验检测。
1.3Hp感染的确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14C呼气试验两结果均为阳性者确定Hp(+),两结果均为阴性者确定Hp(2),两结果不符者剔除。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GERD组Hp的感染率明显低于轻度慢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GERD组各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GERD组与慢性胃炎组Hp感染情况的比较(例,%)
3讨论
GERD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胃食管连接处抗反流屏障下降,食管清除功能及食管上皮防御功能减弱,胃内压力升高和胃排空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1]。胃食管连接处抗反流屏障主要指下食管括约肌(LES)的压力,LES松弛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以及胃酸、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的攻击是引起反流症状的重要发病因素。Hp定植在胃窦黏膜小凹,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氨,有利于Hp的生长繁殖;其分泌的蛋白酶可以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损害;其菌体胞壁还可以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显示,非HP感染的GERD患者与HP感染者相比,食管炎更严重,Barrett食管更多见[2]。因此推测HP对GERD的发病有关,可能起保护作用,并降低其严重性。笔者通过研究发现GERD患者中Hp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Hp的感染可能与GERD的发病有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未发现Hp感染与GERD严重程度有关。目前Hp的感染对GERD发生机制的影响尚不清楚,存在多种不同观点和争论。根除Hp后腺体炎症减轻或萎缩部分逆转,胃酸分泌增加[3],这可能是Hp根除后GERD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上均提示,Hp的感染对GERD的发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有的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对Hp与GERD相关性的深入研究将可能进一步阐明GERD的发病机制,对GERD的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爱军,石巍,彭安帮.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内镜杂志,2002,8(1):76.
[2]HeikkinenM,VomanenM,HollmenS,etal1Prognosticsignificanceofantrum2predominantgastritisinfunctionaldyspepsia.ScandJGastroenterol,2004,39:2272-231.
[3]ELOMAREM,OienK,ELNUJUMIA,etal.Helicobacterpylorinfeationandchronicgastricacidhyposecretion.Gastroenterology,199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