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赵林英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北京101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中药房2013年6月至12月经复核人员检查后登记的150张出现差错的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经核对人员检查后登记有150张出现差错(中药饮片处方),分析具体差错并采取预防措施。结果:150个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中4.0%为用法用量失当,63.3%为漏配,0.1%为发药错误,14.0%为错配,4.0%为脚注错误,9.3%为多配,4.7%其他错误。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差错较多,因此需对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予以严格执行,强化专业培训,对奖惩制度予以构建,注重劳逸结合与总结经验,降低差错率。

【关键词】中药饮片调剂;差错;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70-02

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药剂人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照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调剂成药剂,直接供患者应用的过程,是中药药剂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从生产、炮制、加工到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调剂质量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与疗效[1]。唯有确保调剂与医师处方意图相符且调配准确度高才能够确保药效得以充分发挥。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患者用药安全性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因此一定要避免出现调剂差错事件,对药方调配质量予以提升,提供优良服务。本文现选取我院中药房2013年6月至12月经复核人员检查后登记的150张出现差错的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差错所在并进行有效预防,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药房2013年6月至12月经复核人员检查后登记的150张出现差错的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差错次数。

1.2一般方法

由专业核对人员分析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类型,包括用法用量失当、漏配、多配、发药错误、错配、脚注错误等。

2结果

150张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见表1。

3讨论

3.1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

3.1.1漏配

从表中可知,漏配为中药饮片调剂最主要差错,占63.3%,且漏配多数为贵重或者另包饮片以及体积膨胀饮片等。在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配方人员多遵循处方顺序对药方予以逐一调配,但是由于饮片体积比较膨胀,若先称会对配方速度产生影响,故而其调配顺序多为最末,这种做法会导致隐患出现。且中药包若为另包类则多习惯性在调剂最后面包或者放于一边,而对于贵重类饮片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专锁、统计等,麻烦较大故而也会放在后面处理。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漏配。

3.1.2错配

在本研究中错配在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中所占比例为14.0%,比漏配比例显著要低,但是其原因涉及方面诸多,详述如下:①饮片名称相似度高。有很多饮片之间只存在一字之差或者名称十分相似,如白蔹、白薇,白术、苍术,附子和白附子等.调剂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没仔细看清处方而导致误取。②饮片应付错误:同一种中药饮片由于炮制加工方法不同,导致其功效不同。饮片名称都是依据《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所执行的,有些调剂人员一时大意,导致在调剂时出现处方应付错误。例如处方中薏米,本应付给炒薏米,却付给生薏米,黄芪本应该付给生黄芪,却付给炙黄芪,熟大黄付成酒大黄,人参付成红参等。(3)在称取药物时药物固定摆放位置出现改变,调剂人员没有认真核对饮片,凭印象取药,导致错误。

3.1.3多配

在本研究中多配所占比例为9.3%,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人以上人员对同一张处方进行调配时,互相之间缺乏良好协调而重复称取;还有就是调剂人员为加快调剂速度,没按顺序称取饮片,本来在处方位置靠后的饮片,但调剂人员当时正处在饮片所在位置,就顺便称取了,等调剂到该饮片位置时,由于疏忽了已经称取过,导致重复称取。

3.1.4用法用量失当及脚注错误

在本研究中所占比例均为4.0%。可能为医生笔误,或者西医对中药予以使用时缺乏熟悉度故而错误[3];或者实习医生对处方进行誊抄时错误,在审核时又未能发现。如“先煎”的药写成“后下”,“后下”的药写成“先煎”或“包煎”、“另煎”等;“水煎外洗”随意写成“水煎内服”等。

3.1.5其他比如写错患者名字、取药编号以及病区床位等。

3.2预防措施

3.2.1对中药调剂制度严格执行

确保中药调剂质量重点在于确保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具有完善性。对于各项调配制度比如审方、发药、复核以及调配等[4]。若处方存在剂量超出、毒性药品违规、配伍禁忌等应告知处方医师,予以相应处理后才可调配。

3.2.2强化专业培训,对奖惩制度予以构建

强化中药学专业再教育,促使配药人员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对中药人才予以大力培养,促使中药房服务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医院需高度重视药师专业知识,可定期培训。唯有确保调剂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及时将不合理用药现象找出,且详细解释处方作用及用药方法等,避免差错。构建奖惩制度并确保落实到位,严格登记差错现象,按照差错程度与次数实施相应处罚,促使配药人员责任心得以提升。

3.2.3劳逸结合,总结经验

由于中药调剂有较大工作量,且分布缺乏均匀性,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疲劳出错,因此需强化人员管理,结合工作强度合理安排人员,注重劳逸结合。同时每月统计与分析调剂差错,及时归纳总结,告知危害后果与避免方法,杜绝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戴伟.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56-56

[2]孟庆磊.中药调剂中的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0):219-220

[3]林惠娜,陈海文.我院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25-126

[4]陈勤朴,谢灵波.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药前沿,2014,(23):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