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霞(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221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327-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二次置换术的术中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例老年全髋关节二次置换术患者的生理、心理、术中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安返病房。结论手术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访视,了解二次手术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及各阶段手术体位正确摆放,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
【关键词】老年人二次置换髋关节术中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各种医源性原因[1],术后未达到预期目的,需要行髋关节二次翻修置换术,老年患者大多数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肺功能障碍,加上是二次手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增加了术中护理难度。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院手术室实施全髋关节二次置换术5例,由于手术期处理得当,临床护理工作到位,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1-76岁。假体安装不妥,导致不可复性脱位1例;假体选择不当,其中骨质疏松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导致早期松动下沉2例;假体规格、型号不合适导致髋臼过早磨损1例;术后骨质疏松,假体松动1例。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3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糖尿病2例。手术行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平均手术时间120-320min,出血量200-800ml,平均住院日15日。
2护理方法
2.1术前方视与心理护理
手术前一日访视护士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第一次手术情况,既往出血史,各脏器功能,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疼痛及皮肤情况。本组患者由于经过首次手术,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对二次置换术顾虑多,压力大,5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4例担心手术疼痛,顾虑手术达不到预期效果。3例担忧昂贵医疗费,给子女再次带来经济及精神双重压力。访视护士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观察,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接受能力,耐心解释患者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及体位摆放配合,启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消除第一次手术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老年人反应及接受能力差,因此应予耐心细致多做解释,禁食、禁水方法反复告知。说明术前戒烟的重要性,深呼吸,练习体位转换。4例患者不同程度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不愿与人交流,影响手术治疗,访视者对其处境以充分理解和尊重[2],向患者介绍手术先进设备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国内外康复进展的现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患者减轻负性心理。2例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护士教会简单的手势语言,以便手术期间能与患者交流。
2.2术中护理
2.2.1建立静脉通道:向患者耐心解释体位安放的配合及静脉输液的部位,一般选择患髋对侧上肢输液,有利于术中尽快补液。本组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血管弹性差,常规选用18G或20G静脉留置针,接三通管和延长管。视患者情况和麻醉医嘱,考虑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和动脉测压。补液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平稳。
2.2.2配合麻醉:本组患者是二次手术且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术中循环系统波动远大于年轻患者,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及意外[3],本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取建侧卧位,护士协助拉住牵引绳牵引患肢并随身体转动慢慢转动患肢,另一人轻轻托住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尽量把患者的创伤疼痛减轻到最低。
2.2.3预防感染:感染是二次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第一次手术使髋关节形成疤痕,血运差,二次手术感染几率增加1%。老年患者感染率高于年轻人,这是因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低下所致[4],资料证实达3%-5%。因此,预防术中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遵医嘱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于术前30min给患者静脉输入。(2)术中环境,安排在层流手术间,限制手术间人数,保持环境清洁,禁止不必要人员流动。(3)手术人员认真外科洗手消毒,带双层手套,手术野皮肤消毒用1%强力碘擦拭3次,并用无菌薄膜粘贴。(4)合理摆放遮盖器械:由于器械种类繁多,术中台面极易混乱。术中铺两个无菌台,常规器械与特殊器械分别放置,用无菌巾遮盖,以减少空气对器械的污染。实验证实手术进行3小时后,遮盖的器械菌落计数为1个,不遮盖的菌落计数为6个[5]。(5)术中配合5例全部采用后侧或外侧切口入路。术前根据模板在X片上测量值,结合查体,初步确定假体型号、大小。术中清除关节周围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去除假体,彻底清除骨水泥及肉芽假膜组织及其他碎骨,高压脉冲器调节压力有效冲洗创口内骨屑和落入创口内的尘埃,使髋臼及股骨近端显露出正常骨质,创造良好的假体植入床。使用新假体前,仔细检查有效期,包装有无漏气及破损,外送器械由手术室清洗灭菌。
2.2.4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监测血压。术中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表情及出入量,每30min一次,做好记录。在分离、取出股骨头及髋臼研磨过程中出血较多,容易造成血压下降,因此应注意血压的变化。磨削髋臼和扩大髓腔时有发生脂肪栓塞肺部血管的危险,做好抢救的准备。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使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植入至完全聚合需要3-5min,老年患者中骨水泥的植入可引起外周阻力的降低和心肌的抑制[6]。因此,注入骨水泥后要注意观察骨水泥对人体的毒性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本组有1例患者在注入骨水泥时突然出现面色改变、心率下降,由于观察处理及时,症状很快缓解。(2)观察出血量。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大,损伤严重,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多,及时观察患者面部颜色及术中出血情况,每隔30min触摸患者肢体末梢的温度及观察颜色。根据纱布、纱垫浸湿量加负压吸引瓶内的血量计算出血量。及时调整输液速度,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将红细胞压积控制在30%以上。防止血压剧烈波动,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2.2.5手术体位及搬运:(1)安置手术体位时,患者侧卧90°,肩部嵌入硅胶体位垫槽内,防受压,患侧上肢置手架软垫上。骨盆固定器固定骨盆,检查固定器的松紧度,观察下肢血运,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考虑手术的方便,利于穿刺取标本和术中输液输血等操作。在医生植入髋臼假体时认真核对手术床的位置是否放正,以保证假体正确无误植入到位。本组1例患者,消毒前发现下肢指甲发绀,皮肤发紫,立即调整固定器,并加软垫,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2)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协助医生固定好引流管,拧松并撤离骨盆固定器,采取逐步放平身体的方法,即由侧卧90°位—45°位—平卧位。在改变体位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循环系统变化情况,随时做好应急护理。在低血容量和体位变化的情况下,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能反应性降低,导致老年人在体位性低血压情况下机体的自行调节能力明显降低。本组患者采用逐步平卧法,没有出现1例血压波动。在搬运时,患者平卧,两腿间放置一软垫。使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过床时托住患者的臀部,保持患肢呈伸直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的脱位。
3小结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全髋置换术后生存期延长,需要翻修的患者逐年增加。本组5例老年患者,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由于手术室护士及时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强化预防感染护理,术中及术后正确安置体位,患者在术中主动配合,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正确处理。对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军,王爱民,赵玉峰等.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28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1):822-825.
[2]黄丽华.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7):618-619.
[3]郑海波,刁润新,杨桐伟.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6):615-618.
[4]修培宏,米凯.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基本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15.
[5]丁亚龄,丁燕,苗京亚。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配合[J].河北医学,2003,11(5):463.
[6]郑小春,李松莲,吴秀东.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6,5(4):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