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作业设计的总量太大,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抄袭现象严重。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0%的初中生没有完成课标规定的课外英语阅读量。一些教师安排阅读任务往往过分集中某一时间,结果是一些学生要么没有时间看,要么因为看不懂而不愿意看。
思考与对策:
作业的总量如何控制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一些人错误的认为:作业量越多越好。研究表明:作业的数量和学业成绩在一定度的范围内是正相关的。但一旦超过这个度,便会产生负面、甚至是抑制作用。“题海战术”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一些知识和技能项目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围绕一本(套)有质量的辅导资料,引导学生将其充分理解、精要训练、熟练掌握就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所有教学任务(目标)要有计划、科学的分解到各个时段,注重整个学习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宏观备课,明确总的教学目的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作业,并根据教学进展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反馈和纠正补偿,保证“周周清”,“段段清”,确保目标落实。
问题二:作业安排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节奏也不合理。表现在作业安排有时多、有时少、有时无,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始终被教师牵着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思考与对策:
为了提高作业安排的计划性,建议教师要根据阶段教学要达成的形成性教学目标,参照双向细目标,系统设计每一天的作业,用可测的行为动词来表述作业的具体要求,用表格的形式提前一段时间告知学生。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全盘安排教学资源,科学设计作业之间的衔接,减少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了解教学的轨迹,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益。
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提前完成,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问题三作业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缺失“真实情境”和趣味性,导致厌学情绪。据不完全统计:书面练习记忆类作业占作业总量的84.5%。
在作业结构安排上,一些教师比较功利,作业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机械,练习形式基本固定在考试题型,重书面、重记忆,轻视讨论、探究活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项目安排不合理,没有能够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学生机械完成作业时间多,但思考时间少,实践性作业和小组学习讨论等作业比例更少。如此缺乏“真实情境”和趣味性的作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做作业时往往持敷衍态度,作业效益低。
思考与对策
练习作业形式单一与人们评价理念没有完全转变有一定关系,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评价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标准仍然是终结性的考试(平克虹,2008)。如何能把形成性评价渗透到作业领域?一些学校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该评价体系总分为100分,其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余40%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课堂参与8%、作业完成8%、平时测验6%、课文背诵6%、Presentation8%及学生自评4%。每学期成绩为以上各项的总和。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种感官参与并用的学习效益较高,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因此,作业内容、形式和完成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克服作业过程中的消极心理。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学生对它们的兴趣,表现因人而异。实践表明:当教师设计一些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富有真实情境,完成方式各异,又能使同一课题得到多种练习的作业任务时,能有效关注知识、能力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有较大提高,作业的质量也将会明显改善。多采用丰富多样的任务型作业,将机械性的操练和自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发一个个项目,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设计成各种不同层次的、形式多样的“任务”,以“菜单”的形式统一安排,供学生选择。以具体的任务为作业的焦点,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巩固、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例如:值日报告(dailyreport)、写英语藏头诗,小组集体编故事,写信(电子邮件)、海报、jig-sawreading、采访、英语游戏等等。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让他们体验运用英语的乐趣。
一些教师采取轮流值日法(DailyReport),每天安排一到两名学生进行英语专题报告,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并且要求根据汇报内容当堂和其他同学的进行问答交流。时间约3分钟,无论是新授课,还是辅导课,都坚持始终,使“DailyReport”规范化、制度化。让每个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自我,获得成就感。由于主题是学生自由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准备,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高效学习的过程。
问题四:作业过程管理的缺失。表现在有的教师作业布置多,检查少;反馈不及时,补偿不到位,耗时多,效益差,侵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最典型的案例是书面表达的训练,平均每个学生三年进行了120个书面表达的训练,但是,教师认真批阅、积极反馈的低于30%,训练过程缺失有效管理。
思考与对策
对学生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指导,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作业管理尽可能要做到“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就要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和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和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备有错题集。要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有效性,首先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要在订正后进行跟踪追查,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和作业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思,以逐步形成科学的作业管理和评价体系一些学校定期安排教师收集学生的错题,并进行集中分类归纳整理,适当的加以变化,反复进行变式训练,教学成绩推进显著。
针对书面表达的管理,建议将练习纸的三分之一处“留白”,设计如下表格: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栏。互评方法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对短文初稿进行修改。当他们完成修改好的短文时,要求他们两人一组相互交换文章,并填写好相互评价表,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评价。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
总之,要想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任课教师就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系统研究教材与评价测试改革的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作业设计中,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加强作业过程管理落实和巩固每一天的教学任务,定期检测,跟踪反馈,及时补偿,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持续的发展,让使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