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留格留格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孙爱华
新课标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新的要求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注意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努力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初一的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英语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Goodmorning,I'msorry,Thankyou,etc.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用过的口语引到实际生活中去。如,同学见面时,Howareyou?Howdoyoudo?Whatdoyoudo?等,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运用语言交流的重要一步。
二、坚持课前的FreeTalk
把每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固定为讲英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轮流演讲。具体作法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法。如:
S1:Howareyou?
T:Fine,thankyou.Andyou?
S1:Verywell,thankyou.
S2:How'syourdaughter?
T:She'sverywell.
S3:Isshepretty?Doyouloveher?
T:Yes,she'sverypretty.Iloveherverymuch.
S4:Canshedance?
T:Yes,shecan.She'samemberofthedancingteamintheschool.
S4:Howlovelysheis!Iadmirethatyouhavesuchanicedaughter.
T:Thankyouverymuch.
Freetalk要注意变换内容、形式,避免形式化,有时可以提出专题让学生事先准备,有时可以在学生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对熟悉的题材进行“连珠炮似的提问”,以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下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简单的Freetalk尽管仅占几分钟,但对渲染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场所,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时,学生问、教师答更能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因为中学生对老师的生活总是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关心,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发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答,不但激发了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也有助于交际气氛的形成。
三、反复操练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语言习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们在学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达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师可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初二课本有一情景:“去商店买东西”(goShoppi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Ihelpyou?”“Whatsizedoyouwant?”“Howmuchare…”让两位学生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去演或实习买卖东西这一活动。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这样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会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交流的好方法。
四、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
英语课内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使学生掌握外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学生课上学了英语就要用,课上用,课下也用,这样才能养成运用英语的习惯,真正具备交际能力。但是许多教师发现,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英语很好,但是一到课堂外面似乎什么都忘记了,当他们在课堂外面试着说英语时,几乎难以开口,害怕别人笑话。我们教师也有这种感觉,课堂里的英语似乎应付自如,但一碰到外国人却说得不好,这都是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平时少说少训练的结果。我们要多组织活动,为学生创造在半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但课堂里的交际活动只是课堂里运用英语和课堂外运用英语的一种“折衷办法”;还必须在课外创设真实的情景,通过建立英语会话小组、英语角等形式,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活学活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英语,在体验中学习英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