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宾
(郑州市第七十中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8-068-01
摘要:新课改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本文阐述了如何依托不同领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探索和方法: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二、“欣赏·评述”中陶冶情操,以美育人;三、“造型·表现”中厚德启智﹑激励创新;四、“设计·应用”中囤积美德、热爱生活;五、“综合·探索”领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关键词:德育;美术教学;渗透;四个学习领域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已是教师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神圣职责。我们美术教师不仅毫不例外,而且首当其冲。在美术课中,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进行的。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理论的说教与灌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新课改的实施,对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场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美术教师也不例外。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
那么如何依托不同领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产生良好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和思考: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重视发掘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美育。例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我们带领学生到郊外去写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或者教育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使他们热爱生活。又如,在“设计·应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变化、统一、对称、对比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在“欣赏·评述”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接受艺术美的教育。充分运用美术的特点把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愉悦的、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欣赏·评述”中陶冶情操,以美育人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欣赏课是渗透德育的极好机会,它可以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美术课本中每一册都安排有欣赏课,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西方绘画雕塑欣赏,有中国的民间剪纸、风筝、面具等民间艺术欣赏,还有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的欣赏等等。通过对每幅精品的欣赏,自然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让中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如在上《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课时,祖国宝贵的美术名作,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经过教师的指导,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以及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我还利用美术课向学生讲徐悲鸿的故事,讲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邪恶势力的傲骨;讲齐白石的故事,讲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厚的民族情感,讲他一生勤奋追求的精神。鼓励学生立志为国学本领。
三、“造型·表现”中厚德启智﹑激励创新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创新教育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如在《手绘线条图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在进行“我们的校园”写生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用线条组织一幅画面,我还要求学生把平时见到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融合到校园里。有的画学校大门同学放学井然有序的情景,有的写生校园里的一棵大槐树,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树下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情景画了下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谈到选取学校景物时,要帮助学生寻找校园最美的景物,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爱校的教育,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美的表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而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四、“设计·应用”中囤积美德、热爱生活
在新教材中,“设计·应用”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容种类很多,有包装、纸立体、环境雕塑、面具设计等等,占美术课内容的35%左右。在此领域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及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工艺教学能使学生眼明,手巧和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循序工作的好习惯。
如学习《设计制作环境雕塑》一课时,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的自由组合,工具材料的互相借用,技能上的切磋、交流、合作都是培养人与人交际能力,集体主义合作能力,体现友谊的德育因素。学生学习了环境艺术知识,懂得美的环境不是光靠昂贵的材料堆砌的,而是需要有高尚的修养与文化的追求。号召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珍惜土地、保护动物、节约用水、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使用材料的节俭教育。我提倡低耗佳效,我在班上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指导他们合作购买材料,怎样使用材料可以尽量避免浪费,我还鼓励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多采用一些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今天的美好的学习生活。
五、“综合·探索”领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培养集体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
再如,美术活动有不少是集体活动:出外参观展览,室外写生,举办习作展览,进行新年晚会的环境布置等。如何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应该由美术教师来引导。
我始终坚信:道德是感染出来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他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在美术教学中,把美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美育人,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称。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