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郑丽杰
课标要求与分析: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学习本文,目的是让学生在通过品读、感悟、背诵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并结合具体语境学会创造运用语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的教学内容。本文位于教材第7组课文,这组教材是以“人性的光辉”为专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人物高尚的思想境界。因此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借助词语、句子品读感悟段落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创造出一些个性鲜明的句子,在本课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做到能够体会作者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并且学以致用,创造出更加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尝试积累运用文中优美的语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技能目标:积累优美语言,尝试运用优美的语言填写小诗。
情感目标: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研读课文,感悟“美丽”
(一)感悟花之美
1.本文前后时间跨度有45年之久,45年之后,当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迎接他的主人问他(出示课件):“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课件(“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板书:美丽)
2.“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出示: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用“——”画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3.交流: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德国花之的美的?说说你的理由。
汇报:
体会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能用你的语言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出示这些词语的图片(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花的海洋、山阴道上)
4.想象读,引读描写景色的句子。
当你跟随季老先生走在德国任何一条街上的时候
出示:我仿佛闻到了——
仿佛听到了——
仿佛还看到了——
带着体会读。齐读
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板书:景色)
(二)感悟人之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过渡:在德国,还有比这种景色更美的东西呢!想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自学提示
品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的人之美
德国人养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国人养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我为人人”的结果是_________
请你先试着自己学习找到答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一会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大家。
同学们,我们跟随着作者感受了德国景色的奇丽,其实比景色更美的是什么?板书(心灵美)
2.他们的关系我知道
出示:正确将“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送到括号里
德国人的养花方式是(),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是(),“我为人人”和“人人为我”是因果关系,只有先做到了(),才能收获()的美好。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概:
出示:多么奇特的民族!
3.你发现我们身边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美德了吗?
出示图片,学生谈谈身边还有那些这样的美德。
教师总结:生活中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的美好。板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三、小红花挑战赛
1.补充词语:走过________,抬头_______,_______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许多窗子_______,汇成了一个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_;走在街上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运用“创设情境分层法”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
1.填写小诗《德国印象》
四五十年过去了,
美丽,依然没有改变。
家家户户,
依然____________,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
依然____________,
满街的窗子前
依然____________,
这境界,
依然___________,
那就是,
____________。
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
多么____________!
多么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