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发挥统计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2

谈如何发挥统计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陈丽华

陈丽华(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130012)

[摘要]统计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三种核算的统一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一不可。现行统计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如:统计指标陈旧落后、统计人员参政议政机会少、统计人员观念不及时更新,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知识飞速发展的现代等等。因此,建立健全新型的与企业相适应的统计制度、更新观念和手段势在必行。使统计人员在统计分析、预测论证、课题研究上下工夫,在统计领域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指标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更新手段

企业的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三种核算的统一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提供信息、辅助决算、监控经济运动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工作如同决策者的眼睛。透过现象看到实质,通过统计来总览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对统计核算工作认识不够,职能作用发挥不好的现象。本文就以深化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入手、谈谈如何发挥统计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一、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关系

(一)三项核算具有各自独立存在的特点,差异明显。

1.三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同

统计是对社会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有研究的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律。而研究总体规律就不一定包括总体中的每个要素不是数学中集合的概念。因此,在进行统计调查时,只要掌握其主要标志,突出主要矛盾有代表性,采用抽样法或其它统计调查方法,在不同体系中进行计算,进而抽象出总体的基本特征。会计是研究资金运动规律的,它必须把经历的过程作为完整的体系来掌握。体系本身没有任何的断档和空隙,体系中各个要素都是严密的相互

联系着的。因此,会计核算必须把任何具体要素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显示出来,哪怕是小小的一笔帐,也不得遗漏,必须记录在案。通俗地讲,会计核算是事无巨细日常活动。业务核算既不象统计核算那样采用综合指标和分组的方法,也不象会计那样划分科目,采用增减或借贷记帐,而是随着企业活动的不断运动而进行的一项一项记录来记算的。

2.研究的方法不同

统计核算侧重于从数量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同类性质的问题,通过数量分析,从中认识其规律。因而,统计是采用大量的观察法、分析法、综合指标法等方法进行核算的。会计核算有一套专门的核算方法。

3.调查的数量上的差异

会计是不管单位数量的多少,每一个单位每一笔帐都要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因为会计必须反映每个单独事实。统计调查单位必须是足够量的。因为统计不是单个核算,而是综合核算,它从大量的数据中采桔代表进行核算。业务核算与会计核算有类似之处,但它必须计算活动范围的全部事实。

4.计算单位的差异

统计可以运用各种计算单位,还可应用实物单位、标准单位和计量单位。因此统计应用范围广,而会计主要应用价值指标,提供一些综合性指标。

5.着眼点和落脚点的不同

统计着眼于生产或经济活动的发生,落脚于生产或经济活动的成果。会计着眼于资金财务活动的发生,落脚于资金活动的成果,资金活动的时间顺序进行计算。业务核算着眼于具体的业务事件,落脚于各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事实。

(二)统计核算、会计修算、业务核算的统一件

1.目的统一性

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都是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利益而组织起来的,都是作为企业管理和国家管理国民经济及文化事业发展的工具,都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都为统一的国民经济服务。

2.指标的统一性

从总体上和终极结果上说,所有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其涵义和计算的内容结果是统一的。

3.原始记录的统一性

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都是根据同一原始记录进行核算的。也就是说原始记录中包含着三种核算所需要的要素。满足三种核算的需要。原始记录是三种核算的共同基础,保证了三种核算的统一性。

二、现行体制下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现行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作用不可替代。仅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很多企业并未摆正其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归结其原因和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降低成本以求在竞争中取胜。各单位纷纷从精减机构、压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入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此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弱了统计工作力量,有的甚至不设专职机构和人员,而由其他人员兼职,因此失去了统计工作应有的职能。

2.统计指标体系陈旧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层次全方面管理的需要,统计报表统计调查日常工作总量跟在计算、劳资部门后面走,保证不了数据信息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3.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下够。统计人员很少有参政议政的机会。有的企业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不找统计人员参加,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检查调研没有统计人员参与,统计人员无法及时把握整个企业的经济脉搏。有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闻不问,将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置于脑后,束之高阁。甚至认为它是一项“猪尾”工作,有它不压砰,没它不好看。使统计人员失去信心。

4.统计人员自身素质差,参与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人员习惯了传统的统计报表业务,只重数字,不重分析,缺乏知识更新,知识面狭窄。部分人员自身对统计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岗位平平,无权无责,应付差事,不积极参与经营活动,不主动研究统计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规律,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对统计工作的需要,使其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5.统计信息技术手段落后。随着生产的进步,统计的信息量也迅速加大,而统计的方法手段都显得很落后,用手写笔算,只好面对大量资料而长叹。无力进行多种交叉分组和加工整理,以至最后把大批有价值的资料搁置一边。有的单位虽然配备了微机,由于不会使用,不去研究开发,同样没有利用新手段,不能从繁琐重复的低效劳动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调研分析,去参与管理。

三、摆正位置、深化改革、强化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中的主导作用

统计核算在企业三项核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更不可缺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营中更是不能弱化。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摆正其位置,加深统计工作改革。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去付诸务实的行动。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但要进人市场,而且要开拓市场以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统计工作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而且发挥参谋作用,由被动的反映型向主动的控制型转变。也就是说,新形势下统计不再是对生产过程的状态和输入做出被动的事后反映,而是要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主动而有效的控制、监督和服务。

2.健全机构,捉高统计人员素质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搞好统计核算,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把机构健全起来,配备精兵强将,从事专职工作。其次是对现有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是创造机会使其参政议政、增强统计人员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改变目前统计人员普遍参与能力差的局面。使其走进经营活动中来,深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有条件当好参谋。

3.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统计制度。

统计在我国已专项立法,这既说明它的重要,同时还要求它有章可循。企业统计工作要在遵循《统计法》及《统计管理条例》的同时,制定适应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需要的独特的管理制度,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使用制度;企业调查、统计信息咨询、统计预测和决策、调控和分析制度;企业内部的交流制度等等。企业的信息咨询要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单位,形成一个关联密集的网络。这样既能使这项工作有章可循,又有依据对此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因此,统计职能的发挥,就如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成为必然。

4.更新手段,加快计算机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统计工作上尤为重要。在跨如二十年代的今天,整个经济进入知识的时代。要使统计核算赶上时代要求,满足企业需要,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必须加快计算机的开发利用。只有从设备人才两方面加速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朝着统计信息处理高速化、通讯传输网络化、资料检索自动化、信息存储微缩化的目标努力,把现有的统计人员从统计计算中解放出来,让统计人员有精力在统计分析、预测论证、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使之在统计领域发挥统计整体功能,在统计核算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灿《国民经济核算教程》ISBN978-7-5037-5339-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

[2]贺铿《现代统计信息技术》ISBN978-7-5037-5522-4/C.2162.

[3]《统计基础知识》ISBN9787504520685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

陈丽华(1961-),女,长春市人,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统计预算、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