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毅(横县六景镇第二初级中学广西横县530300)
【摘要】运用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的教学理念发展时代的教学,在教学上,语文的教学内容确定与处理由为重要。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来讲,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对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确定与运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是要求教师对教材作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从教材内容中确定合适的“教材内容”,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这就使语文教学中,不但有些旧的教学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而且许多新的问题又出现。比如,把语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阅读理解只有理解课文内容没有语言揣摩与品味,把语文课上成了“问题课”(教师出示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形”;比如,由于对“超越教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作用不大的拓展延伸,产生非语文与泛语文教学的弊端等等。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材内容”,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的备课及教学为例,谈谈一些教学方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确定与处理
1.根据课文确定理解教学内容
课文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只要依据,理解课文内容实际是阅读理解最基本的要求与最基础的学习。那种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对课文内容做到面面具的理解的做法是不直得提倡,但是那种抛开文本,在学生还没有感知与理解课文内容,就把其他的学习材料带进课堂教学,同样应引起注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理解课文内容的度?这个“度”就要我们确定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字词、语句、段、把握课文的整体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有揣摩与品味文章的表达方式等学习活动。具体做法应有以下两个方面。
1.1整体感知课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不但是学习课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探究文本语言的前提。《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指出语文课程内容“既要注重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整体性,又要更多地把握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羚羊木雕》写了“我”把羚羊木雕送给最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现了逼“我”要回,“我”被逼无奈只好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分析了“我”与母亲各自的选择及所产生的矛盾。文章的基本内容有点复杂,但必须让学生读懂。根据七年级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还处在由“直观”向“自觉”发展阶段,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要注意加强自读感悟,教师点拨启发。促进从“点”到“面”,即让学生在充分自读感悟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直观理解,这理解也可能是文中的一点,但是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重读课文,点拨引导,提出问题,进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1.2加深重点理解;以课文内容为教学内容,一定把重点语段定位在突出文章中心的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揣摩品味语言学习讨论活动的语段,它可能就是文眼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关系密切的段落。在《羚羊木雕》的教学中,我们将提及的原因确定为课文的重点并落实在重点段,进行内容教学:自由阅读文段,找出文中“我”与母亲的不同选择导致矛盾的产生,在产生矛盾的过程谁的责任更大些?为什么?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用课件打出诸如这样的语句:“说过是给我的,我就有权支配,有权送人,不能说我自作主张既说给,又没有允许我拿去送人……。”这些内容的理解,不但要学生懂得父母的态度实质相同,尤为重要的是为语言的揣摩品味打下基础。
2.根据语文的特征选择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在初中阶段重要集中体现在以语文学科知识为中心,将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融于一体的综合化教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又是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合理组合。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学习知识面。一般的阅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但是,作为语文教学,只能根据语文的学科特征做出选择确定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语文的学科特征,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七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我们只能把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重点学习段落,来领会作者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的变化。感悟作者意图,并积累语言适当迁移运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上主要有以下两个步骤:①品位句子逻辑的准确;写我与万芳互换裤子,由同情到援助的表现,从而品味“仗义”一词在句中的作用。②品味句中人物形象;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每一个人物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想一想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描写。通过自读感悟,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的形象性。如“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句话让学生从中感悟出:奶奶深知儿子、媳妇为人,左右为难。用奶奶的话批评了重财轻义的行为。同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3.根据训练的需要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指出:“语文课程的综合化拓展不仅仅学科内容之间的拓展,还要拓展语文内容之间的联系,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因此注重“拓展延伸”是当代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阅读拓展,即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进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所引进的必要的阅读材料:二是语言表达的拓展,即为了提升学生读文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语言那里所进行的课堂小练笔、演讲练习等。但是,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来,前者得到充分的重示,后者却停留在原有的现状。目前的许多课堂教学都充满了热闹的课堂对话、火热的激情,却难以发现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语言的实践运用。
李林海教授在《语言教学论》中指出:“语文教育,就其哲学实质来说,就是以语言为对象的人性智慧教育。”
潘新和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文中到出“在语文教学的整体结构中,语言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以表现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语言基础,才能达成语言教育的应用目标。“这些教育学者对语文教学早有前瞻性,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它绝非传统哩念中的那种没有情景提示、缺乏情感参与的纯语言技巧的机械式抄写。而是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实现心灵对话。体现开放的语文课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这些,我在《羚羊木雕》的教学中,安排了这样的表达训练的教学内容:①学生、教师分别出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在生活中有没有与家长发生过矛盾?你采取何种方法解决的?(其他矛盾)。②提出“表达训练“要求: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三方面去理解体会当时的情感。
学生这时的表达,既是充分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精妙,又是在对所要描写的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做到了情景、心境、语境的高度融合。
4.根据课文选文处理教学内容
目前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将会把你带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你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让你留恋忘返。我们可以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确定语文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达到的弊端,实现催老师所提倡的“简单语文”的教学理念——在简明的目标、简洁的结构、简要的内容和简便的方法中,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从以上我对《羚羊木雕》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处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其理由是:根据王荣生教授《语文课程论基础》中指出“将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定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来教学,《羚羊木雕》叙写了三个方面内容。综观全文可以发现,对语文学习最有价值的是文章的我与父母的矛盾。而其他的作为一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大致理解。在着这个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作者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的塑造了人物特点,而且整篇文章的语言节奏又错落有致,形成优美的语感。这些语言正是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一个重点内容。能够发挥举一反三的功效;符合王荣生教授《语文课程论基础》中“不用整篇的文,而是取其读写知识的某侧面的某一点,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
总而言之,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运用当代语文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让教学内容与教师课堂教学交相辉映,铸就教师生成精彩教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刘墨欧阳芬开明出版社.
[3]《语言教学论》李林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语文:表现与存在》潘新和福建人民出版社.
[5]《语文课程论基础》王荣生上海教育出版社.
[6]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