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勇(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动脉彩超及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进行连续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了解颈部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7天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ABCD2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x2=-4.844,P<0.05)。高ABCD2评分组及7天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明显增加(x2=-6.173,P<0.05)。结论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及ABCD2评分有助于对TIA患者早期脑梗死的预测及指导治疗。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部动脉彩超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183-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一次TIA发作后,脑卒中发生率一个月内为4%~8%[1]。2007年Johnston等[2]提出ABCD2评分法克预测TIA后早期脑梗死的发生,但不同ABCD2评分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还不是很清楚。TIA发病机制中微栓子形成学说举足轻重,微栓子主要来源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本文通过对4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颈椎动脉彩超检查,并对所有接受检查患者进行ABCD2评分,了解颈椎动脉粥样硬化与评分结果之间联系,评价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42例,入选标准:均符合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提出TIA的标准:由于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3]。所有病例住院时间均>7天;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像、血液生化等检查。排除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肿瘤、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既往有房颤病史者。符合标准病例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5—85岁,平均(48.5±18.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5例,吸烟史20例。
1.2分组
ABCD2总分为7分,具体评分标准为:A:年龄≥60岁1分;B:TIA发作后首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分;C:单侧肢体无力2分,言语障碍耽误一侧肢体无力1分;D:TIA症状持续时间≥60min2分,10-59min1分,糖尿病1分。本研究据此评分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14例,中高危组(4-7分)32例。
1.3颈部动脉彩超检查
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检查颈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狭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素具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TIA患者7天内预后与临床评分低危组19人中1人发生早期脑梗死。中高危组23人中9人发生早期脑梗死。7天内发生脑梗死患者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ABCD2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4,P<0.05)。
2.2TIA患者不同评分组及颈椎动脉彩超结果低危组中19人中10人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硬斑块4人,不稳定斑块6人。中高危组23人中21人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硬斑块7人,不稳定斑块11人,动脉狭窄3人。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有显著差异(x2=-6.173,P<0.05)。见表1。
表1ABCD2不同评分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组别正常硬斑块不稳定斑块动脉狭窄合计
低危组946010
中高危组2711323
合计111117331
3讨论
TIA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信号,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有三分之一发展为脑梗死。TIA可被视为脑梗死黄牌警告。颈动脉超声是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试验的有效性评价中起着关键作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尤其在显示动脉壁结构的变化上有优势,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将动脉硬化斑块分为硬斑、软斑、混合斑块,其中后两者认为是不稳定的,相对容易脱落,目前主张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ABCD2评分系统是TIA患者7天内发生脑梗死预后的一个简单评估,一定程度上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TIA患者7天内发生脑梗死组ABCD2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者,说明ABCD2评分对于TIA患者早期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这与Chandratheva[3]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42例患者中31人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低危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比例52.6%,中高危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比例高达91.3%,明显高于低危组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比例。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作为TIA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预测指标。ABCD2评分结合颈部动脉彩超检查科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已有不少学者发现头颈CTA检查及DWI检查等影像资料有助于对TIA患者早期脑梗死的预测[4]。但是CTA、DWI等检查费用高,不如彩超性价比高、简便。本研究认为颈动脉超声检查更适合作为评价TIA风险预测的常规检查,以期确定病因及后继规范治疗措施,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174.
[2]JohnstonSC,RothwellPM,Nguyen-HuynhMN,etal.Validationandrefinementofscorestopredictveryearlystrokeriskaftertransientischemicattack[J].Lancet,2007,369(9558):283-292.
[3]ChandrathevaA,GeraghtyOC,Luengo-FemandezR,etal.ABCD2scorepredictsseverityratherthanriskofearlyrecurrenteventsaftertransientischemicattack.[J].Stroke,2010,41(5):851-856
[4]孙静华,刘海霞,付英杰等.头颈部CTA、DWI及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4):50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