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龚爱春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实验小学434300)

摘要:要提高领悟力,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读悟的过程,让读书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体验行为,在读中求悟,在悟中成长。

关键词:语文;领悟力;意识

笔者就语文学习中的“读与悟”这一话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读悟过程的日渐淡化源自功利主义的日益升级

课堂里的风景已悄然被动笔做题所代替。即使朗读,也大多演变为只读记要考的东西。平时也不乏一些同学自我满足的声音:“我背出了!”“我第一个背出!”听其语气,似乎是说读书的主要功夫和理想效果就是“会背会记”。事实上,他们在背的过程中常常有漏字、多字的现象,也不觉得多与漏对作者的表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更不用说读出语气语调,读出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来了!书到底怎么读才有益于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发展呢?且不论知识爆炸的时代,还有多少同学真能统统背记(事实上由于功课多,好些同学竟连教师选了又选的所谓精华句、精彩段都无法背记),单问:和尚念经似的读书对其他功课的学习,对其本人今后的人生感悟究竟有多少帮助呢?事实是胜于雄辩的:有些人在他拿到所谓的“第一名”时虚荣心着实是满足了一下,但你问他背的内容有些什么意思,他就吞吞吐吐,不知所云了。再过一段时间问他,那种情景就更滑稽了,居然连曾经“得第一”的内容也没几句能够想起来了。真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记得快,忘得也快啊!

宋代理学家朱熹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可见,只求速度,不求深度,机械记忆,得不偿失啊!曾经花过的时间和精力在短暂的阶段后居然毫无价值了,难道还不可惜吗?

笔者一直认为古人的话特别有道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看来古人认为,读书的至高境界就是读出字里行间的意蕴来,读出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来。而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是不厌其烦地读。瞧,这和我们今天只求数量,只求眼前分数的做法,有着多大的不同!我们今天为什么总是想着快、快、快,多、多、多?说透了,就是在乎眼前的几分考试分数。因为那分数事关社会、家长、学校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的重要依据(几乎是唯一的)。本来命题的专家或是教师想在题目的开放性中考出几个人才来,就是教师没讲的内容,也会有同学能触类旁通,能有自己的课外探索和积累。可是结果往往不是这样。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也不能不要“名和利”了,虚假的也要。倘若暂时的考试分不高了,就会被评价为不会教书的教师,于是无奈中也只能投机取巧了!既然分数关系到眼前的考核等级和奖金数额,那让学生大声读书,哪能比得上选几个重要的填空句抄抄、写写、背背、默默来得更省事,更实惠呢?让学生只学考试有关的内容,而且只要背记就行。背得早,背在前,甚至猜得到,猜得准,倘若考试中许多学生还真能将资料中专家的话写出来,哪怕千篇一律,但得分了,岂不皆大欢喜?而学生在题海战术中也确已搞得精疲力尽,一天之中连作业题目都做不完,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读悟课文,领略意蕴?也只能筛选答案,强化记忆,仅此而已了!然而,就在喜欢看眼前成果的人们兴奋地说“这不?我们的教学效果多好!?”的时候,人们又同时发现那些所谓的人才到后来却越读越笨,越读越厌学了!为什么?还不就是每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学生根本没有领悟过知识的内在奥妙,根本没有享受过自己有了自己的理解后一种真正的快乐的缘故?人毕竟是人,谁都有虚荣心、依赖心和惰性。读书的过程中,什么都为可能考到的东西而读,什么都由教师提供标准答案,甚至作文也有范文可抄,那哪里还会有自己的琢磨和自发的深入体会?又怎么能够产生自己的问题并去探求“个性”(应试教学常由教师解答共性问题)问题的答案?如此又哪里去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感悟呢?读书仅仅背记别人的答案,死记别人的东西,是很难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价值的,是很难把人培养成有用之材的!

二、回归自然,让读书成为自主、自觉的体验行为

读语文,笔者以为,必须让读书成为自主、自觉的体验行为,并在读的过程中,处处生疑问,时时求感悟。这里所谓的“自主”,就是自己做主、自我支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自觉”,就是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某种书自己觉得要读,自己觉得好而读它,那就是自主行为;而自己感到有味,内心受触动,情绪被感染,甚至浮想联翩,口中还情不自禁地喊出一个“妙”来,那就是体验中的自觉效应。要想读出感悟,继而扩展悟区,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过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营造书声琅琅、百读不厌的氛围!要诱导读诵课文和课外美文,并在读悟中促使朗读者自己品出字里行间一定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尤其是中小学生,绝对不能把读书的过程演变为做题目和背答案的过程,绝对不能为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读书人本应有的置身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中畅泳,并从涵泳中获得完全属于自己的感悟的过程。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违背客观规律办事,最终要得不偿失的!

这里,笔者举一个读唐诗的例子,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的读悟过程才能使读书有效的问题。例如,读诵唐朝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学时,某个学生读着读着……眼前渐渐地出现了烈日当空下,有个农民饿着肚子,还在田地里锄草干活的图景。那农民满头是汗,甚至还吧嗒吧嗒地掉下来,掉在了庄稼地里。……再读着读着……他似乎还感到了汗水流进了农民的眼睛,是那样的灼痛、那样的难受,擦去又流下来,擦去又流下来,劳动居然是那样的艰辛。……再读着读着……他似乎想到了自己餐桌上白米饭的香气,恰恰是那农民酸臭的汗水换来的。啊,粮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于是终于理解了诗人以“悯农”命题的意思:农民的劳动是多么的艰辛!农民的生活又是多么的辛酸!于是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所以题目就叫《悯农》,“悯”怜悯的“悯”。到这里,我们似乎觉得这首诗应该都读透了。忽然有一天,那同学在中学再读这首诗,突然感悟到在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里,那农民如此辛勤地劳动却还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那是多么不公平的社会!……再读着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