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庆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血液科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血液科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结果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因素都是影响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液科患者应尽量选择肘部以上静脉进行穿刺,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科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282-02
PICC又称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它的主要作用为经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它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血液科患者进行输液,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血流丰富,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但是随着其应用的增加,它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机械性静脉炎就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是急性无菌性炎症[2]。所以为了了解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我们就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血液科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收集血液科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30例,其比例为13:10;最小年龄16,最大年龄70,平均年龄(36.14±12.36)岁。病程6-60个月,平均病程为(13.21±12.16)个月。置入静脉:贵要静脉50例,头静脉6例,肘正中静脉6例,上臂静脉7例。置管位置:肘上46例,肘下23例。疾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多发性骨髓瘤15例。
1.2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集血液科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的调查,然后分别探讨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1.3机械性静脉炎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1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然后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表一对于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性别、置管部位、置入静脉等因素是影响导致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PICC主要作用为经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通过导管帮助患者进行输送血液,由于人工给予患者输血,所以具有血流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它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中常常是给予癌症化疗患者最好的输液方式,因为他可以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正因为这些优点,它得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随即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25.05%,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我们也得到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6.09%。机械性静脉炎受性别[3]的影响,因女性患者的血管相对于男性的血管来说血管腔狭窄,所以如果用同型号的导管,导管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大于男性,因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也有报道称:短期应用雌激素可明显增加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主要原因是雌激素对血管内皮和凝血因子的作用。本次探究得到男性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95%,女性为36.35%,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位置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也有影响,研究表明PICC盲穿置入的穿刺部位选在肘正中以下时,由于置管时手臂活动,导管会随手臂的屈伸与血管摩擦,产生机械性刺激,损伤血管内膜,增加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本次探究也得到置管左上肢和右上肢对PICC相关静脉炎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置入静脉的选择对其也有显著性差异,本次探究也得到贵要静脉插管对于患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较小,可能由于由于头静脉管腔由下而上逐渐变细,分支多,静脉瓣相对较多,而肘正中静脉静脉瓣多、个体差异较大,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均不利于置管。综上应尽量选择肘部以上静脉进行穿刺,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葵,戴雪松.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42-743.
[2]Robinson-ReillyM,FletcherT.PICCinnovationleadstoim.provedhealthservices[J].AustNursJ,2006,14(3):29-35.
[3]白文佩,郑淑蓉.绝经期激素及其相关治疗与血栓栓塞性疾病[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