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子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15002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323-01
抢救室病人来医院就诊,多是病情严重、生命垂危者,在抢救治疗中,护理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疾病抢救的成败和病人的安危。因此,作为抢救室护士,除了应具备救死扶伤,还应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同时,应掌握全面的护理医学理论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方能挽救病人生命、使其转危为安。现就如何做好抢救室护士而应具备的素质,谈一些看法。
1护理人员心理修养
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要,懂得身心医学与护理心理学。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生活服务与技术服务两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献身精神,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对患者富有同情心、诚实、稳重大方。抢救中有很多技术操作由护士独立进行。因此,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是护士应具备的首要条件。能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高低及病人的安危,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肃认真、耐心细致、举止端庄、平等待人的工作作风,亲切诚恳的语言交流,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对提高抢救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做为抢救室护士还应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克服不利于护理抢救工作中的心理障碍,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另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遇到危重病人抢救时要沉着、镇静、机智、果断,操作中做到稳、准、快,为取得抢救的成功而争取时间。
2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科学,如心身医学、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护理技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而对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及修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护士在护校所学到的医学专业知识及护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对广大护理工作者来说,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问题。而护士工作特点又是夜班多、家务重、进修学习机会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机械地完成一般日常工作,只会注射、发药、扫床等。当今的护理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更需要我们在护理知识的领域里不断的去探索,掌握新技术、新疗法、扩大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多学、多问、多听课、多动笔、多积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加强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科学性,只有掌握广泛的医学理论知识,才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实施救护措施。在学习时我们还要多联系临床,做到融会贯通。比如:为什么心脏病人在服用洋地黄类制剂时应注意观察脉搏和心律,并禁用钙剂;青霉素与庆大毒素混合,虽然溶液无混浊,但为什么不可同用于一个注射器或输液瓶中静点,这是因为高浓度的青霉素类可使庆大霉素发生化学失活。又如:服毒较重的患者为什么在洗胃时取左侧卧位为宜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好基础护理知识之外,还应学习生理、病理、解剖、药理等基础医学理论,使我们在每项操作时都能懂得其中的道理,避免盲目照搬,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不断涌现在我们面前,如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心电除颤器等,我们应了解它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养护,只有这样遇到病人才能灵活熟练的运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必须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抢救过程中的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能否尽快实施抢救措施,决定着病人生存希望的大小。如果我们平时基本功过硬,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一项操作迟迟不能完成,这样就会延误抢救病人的时机、给复苏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当接到一个不省人事的患者时,首先检查发现心跳呼吸是否已停,则迅速而正确的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一系列抢救措施,为抢救成功打下基础。当我们遇到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时,除了尽快止血包扎等措施外,应尽快开放静脉通道,补充液体,这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不注意基本功训练,穿刺技术不过硬,此时理论背的再熟练也难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此刻病人的生死存亡便会因我们技术的缺憾而受到影响。再说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使污染的针头进入病人体内则易引起注射部位发生感染,输液反应等,重则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或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对头皮动静脉区别掌握不准确,而将针头误入动脉等等,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从细小处做起,加强基本功训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