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研究路益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研究路益娟

路益娟

上海长征医院200003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12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25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其中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针对CT/M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应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必要的护理操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诊断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CT/MR;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中越来越多CT/MR扫描技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中,尤其是增强扫描时,需将大量造影剂注入静脉中,但因存在个体化差异,造影剂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因此临床提出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CT/MR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并总结护理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5月到2016年7月接受CT/MR增强扫描的1250例患者,参与研究患者的均获得知情权。男1000例,女250例,年龄为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41.4±5.5)岁。

1.2方法

接受扫描的患者至少需禁食6h,腹部造影剂应用前,患者需排空大小便。应用64层螺旋CT和1.5T磁共振,注射器选用手推注或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碘普罗胺(非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离子型造影剂),控制注射速度为2.5-4.0ml/s,经体外静脉快速注射用药。

1.3造影剂不良反应分类

根据常用的Ansell分类法[2],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及需治疗程度,划分为四类: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面色潮红,轻微荨麻疹等;中度不良反应表现为呕吐症状反复发作,全身荨麻疹样皮疹,轻度喉头水肿、面颊水肿、血压下降以及支气管痉挛等;重度不良反应:血压水平骤降,喉头水肿重度,神志恍惚,神志昏迷、惊厥、休克等;死亡:治疗无效,或治疗不及时死亡。

2结果

2.1统计碘造影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125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共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具体不良反应情况:轻微恶心呕吐头痛27例,所占比例为54.0%,轻微荨麻疹氧皮疹11例,所占比例为22.0%,全身荨麻疹氧皮疹3例,所占比例为6.0%,呼吸困难、胸闷6例,所占比例为12.0%,轻微喉头耳水肿2例,所占比例为4.0%,支气管痉挛、休克1例,所占比例为2.0%。

2.2不同类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87例应用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其余的1163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4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1250例患者中碘造影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为4.0%,其中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分析原因:非离子型造影剂在溶液中,不会被分解为离子,且不参与机体代谢,所以具有弥散性以及水溶性强的特点。加上不带电荷,因此不会对人体电平衡产生干扰影响,也不会与钙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会影响机体的血钙浓度,避免因钙浓度变化而导致不良反应。在溶液中,该造影剂的蛋白结合率低,具有吸收快、低粘度、低化学毒性以及低渗透压等优势,可提高组织对造影剂耐受性,降低离子型造影剂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3]。

针对碘造影剂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了提高增强扫描的准确性,临床提出以下预防措施:①明确病史,应用碘造影剂前,需明确患者的具体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过敏病史、碘过敏史,若为碘过敏者需禁用。符合以下原则患者,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谨慎用药:已确诊或疑似嗜酸铬细胞瘤;癫痫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心肺功能受损患者。若符合条件患者需慎用:重症甲状腺疾病;老弱者;重度脑动脉硬化;长期合并高危糖尿病患者;存在药物过敏史者;脱水状态者[4]。②预防渗漏,CT增强扫描是短期内将大量造影剂注入到静脉中,刺激血管,容易导致造影剂渗漏,皮下组织受刺激,出现不同程度软组织肿胀,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皮下组织坏死,甚至引发功能障碍,加重患者痛苦,因此应谨慎采取措施预防渗漏;注射用药时,尽量选择弹性良好、较粗血管,老年患者尽量选择前臂正中静脉实施穿刺。③尽量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本次研究表明,非离子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因此造影剂可尽量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

同时,临床提出以下护理对策:扫描前,妥善准备应急物品,还需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物品,并拟定应急预案,针对性上还是心理护理,考虑到老年、儿童患者,容易产生害怕紧张情绪,针对性提供心理护理;造影剂注射应用过程中,注射过程中,坚持先快后慢的原则,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注射速率,一般情况,初期注射量为5-10ml,时需缓慢注射,之后加快速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注射;注意迟发反应,检查结束后,患者需留下观察0.5h,查看有无迟发性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无不适才可离开,若有异常发生,应及时与急诊科医生、值班医生联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叮嘱患者多喝水,促造影剂排出,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5]。

综上所述,CT/MR增强扫描中,针对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娟,陈金凤.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29-934.

[2]佟剑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最佳护理方式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8):1501-1501.

[3]李宏梅.浅析CT增强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临床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J].海峡药学,2016,28(4):267-268.

[4]钟芳.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36-237.

[5]娄玉,朱洁.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8):7435-7435.

作者简介:路益娟,1977-12-10,女,汉族,江苏_常州,护士,大专,研究方向:影像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