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卡马西平导致的药物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

/ 1

1例卡马西平导致的药物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

李莉霞

李莉霞(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73-02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0岁,于2012年4月24日因间断四肢抽搐2小时入院,诊断为症状性癫痫,入院后给以安定,鲁米那钠治疗,症状缓解,抽搐停止。25日上午给以口服卡马西平200mg后,晚间发现左手掌侧有红斑,双前臂有数个红色丘疹。26日上午再次口服卡马西平200mg,当晚发热,体温38.4℃,口唇鲜红、肿胀,唇舌部发痒、热,口腔内及咽部疼痛,张口困难,舌及口腔黏膜出现小水疱,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可见大量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红斑,中央有淡白色水疱,表面无溃破出血。红斑压之部分退色,无压痛。停用卡马西平,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每日治疗剂量地塞米松>20mg),给予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冲击治疗时间为7天;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为2~6个月。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预防激素副作用和对症支持等处理。患者痊愈。

2护理方案

2.1加强基础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往往合并细菌感染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因此,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加强基础护理,每天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同时每天清除皮肤糜烂痂皮,破裂水疱给予外用甲紫溶液,达到杀菌消毒预防感染播散的作用,以减轻炎性反应,控制局部感染。

2.2饮食与维持水平衡

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面大量渗出或大片皮肤脱落等导致患者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患者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量补充氨基酸液,保证每天热量。口腔糜烂严重无法经口进食者,可给予全营养疗法,通过静脉补充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维持患者胶体渗透压,以减少渗出。同时应严格控制水分和钠盐,原则是量出为入,一般以前1天尿量加上500ml为标准,以保护肾功能。

2.3采用全身暴露干燥疗法

用消毒的电桥支起被子,以减少被褥与皮肤创面的摩擦,对大疱未破者,用无菌技术抽出疱液,渗出较多的部位用烤灯照射。患者所用的床单、衣被、纱布垫均需经高压消毒,并及时更换渗液污染的被服,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减少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病服应柔软、宽松。

2.4做好五官护理及心理护理

清除眼、耳、口、鼻分泌物与血痂,保持湿润防干裂;加强心理疏导,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细致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告知患者皮疹、水疱、红斑预后不留瘢痕,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5糖皮质激素用药的观察

糖皮质激素在维持用药和减量时患者皮疹可出现复发及病情恶化。本组有3例患者在激素治疗或减量期间病情复发超过3次。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皮疹消退情况及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不退或皮疹反复,提示病情反复或加重。同时应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如血糖、尿糖、大便隐血及精神状态,警惕败血症的发生。

3讨论

卡马西平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还用于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以及精神疾病,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常常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目前认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亚裔人种中较高。其中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即为DHS。目前,DHS的发生与所用药物剂量无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内脏损害三联征,发生率平均约1/3000,严重时出现重度肝损害或中毒性皮松解症,死亡率高达5%~40%。由于DHS具有潜伏期长的特点,一旦发生即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在卡马西平所致的DHS中,准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特征及其化学结构,在选择新的抗癫痫药物时应高度警惕芳香族抗癫痫药物间的交叉过敏;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发热、全身不适、皮疹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观察;对已发生过敏反应者,应在其病历卡上标明反应日期、类型及致敏药物。同时告知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用药过程中如发生各种不适,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SingerJZ,WallaceSL.Theallopurinolhypersensitivitysyndrome:unnecessarymorbidityandmortality.ArthritisRheum,1986,29(1):82-87.

[2]ArellanoF,SacristánJA.Allopurinolhypersensitivitysyndrome:areview.AnnPharmacother,1993,27(3):337-343.

[3]KumarA,EdwardN,WhiteMI,etal.Allopurinol,erythemamultiformeandrenalinsufficiency.BMJ,1996,312(702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