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宾
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广东陆丰516500
摘要:笛子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之一,一直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根据多年的演奏和教学经验,主要从笛子的选购,笛膜的选择和存放、粘贴和调整,改变常规教学,笛子演奏的呼吸和运气方法等问题对笛子教学进行探讨,并阐述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以提升笛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笛子;笛膜;教学
引言
笛子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我国已有九千年的历史,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枝瑰宝。虽然笛子的制作构造简单,但是其音域较宽广,音色圆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既可伴奏又可独奏,无论是中西方音乐,都可以利用笛子进行演绎。由于笛子有着入门简单、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表现力强、表演形式丰富等优势,受到了广大乐器爱好者的喜爱。如今,学习笛子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进行笛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相关方面对笛子教学进行探讨。
1.如何选购一支得心应手的笛子
首先,每一位笛子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拥有一支得心应手的好笛子。但具体挑选的办法是什么呢?笛子有好多档次,档次高竹质好,做工也好,但档次高又不一定代表每一支笛子都好,每一个档次都有好坏之分。一支好笛子,音程、音阶要准确,发音清脆,竹质坚实,制作细致。其鉴定方法,首先要检查音程是否准确,如果没有固定乐器对照,可以先吹一下筒音的三个八度音程“”(筒音作5),仔细听听它的八度音程关系是否准确;然后检查它的五度音程关系,如:“”等;再吹一下音阶,听听它的音阶关系是否准确;最后吹一下各个泛音,看看泛音是否发音顺畅。关于竹质一定要坚实、干、老,笛筒圆而无裂纹,倘若竹子的颜色发青,那就说明竹质不干不老,这种笛子不宜选择。一般说笛头略粗,笛尾略细笛子两端粗细均匀,反差不大,外表精细美观,发音嘹亮,超高音好听,从高到低,发音顺畅,这就算一支好笛子了。
2.笛膜的选择和存放
要选笛膜,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笛膜。笛膜现在用芦苇膜的较多,芦苇膜是苇杆中的一层薄膜,有老嫩之分,嫩的透明发亮,发音清脆、明亮。老的厚而发黄,虽然不易破裂,但发音迟钝。一般选择比较嫩的,透明发亮的苇膜为好。现在各琴行及乐器商店,笛膜均有现售,非常方便。存放时注意防晒防就好。
3.笛膜的粘贴和调整
选笛膜问题好解决,贴笛膜就需要技术操作,于是我们会在上课前先抽出几分钟,给他们示范给学生们看。教他们左手握住笛子,笛头朝前,笛尾向后,右手将白芨或阿胶(中草药店均有销售)沾点清水或口水都可以,待白芨或阿胶发粘之后,在膜孔周围轻轻抹擦,然后用指肚把胶涂匀,左手持笛,右手拿膜(提前备好的长方膜块),先将一端贴于笛内侧,用左手大拇指压住,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膜的另一端,向前和向后轻微拉动,这时眼睛看着孔心振动纹的变化形成,一旦膜纹最佳,轻轻将膜纹下落,粘贴在孔上,接着再用两手大拇指轻轻将膜往两侧一抹,这一抹很重要,往往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稍停片刻后试吹,试一下膜的松紧。紧了,音色发木,可用拇指肚轻轻按按笛膜或用水微微湿润一下孔边缘,松了,高音吹不上去,可用大拇指润少许水,将笛膜朝两侧抹一抹。低音不发沙,高音不发刺,即为最佳。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贴膜时,薄膜十字贴(即:膜纹和笛身纹垂直),膜稍厚的竖着贴。
笛膜贴好了,吹起来清脆、嘹亮,特别初学者,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可是由于天气的变化,早晚有温差,导致笛膜不松便紧,一般来说,贴好的笛膜,第二天再吹,往往笛膜变松,笛子吹起无声。可有时温度升高,膜又紧了,吹起来发木失去共鸣,遇到这些情况首先就要学会如何调整笛膜。从专业角度讲,就是“醒膜法”和“润膜法”。笛膜松了,可用通常讲的“醒膜法”进行处理,先用口中热气去哈笛膜,使笛膜发热和湿润,然后再用口中的冷气把膜吹干,反复几次即可恢复。有时笛膜过紧,紧而发木,这时可用“润膜法”进行处理,在孔边缘抹少许清水,用两手拇指来调整笛膜到适中,切记不可把膜心打湿。笛膜过松,用“醒膜法”解决不了,同样可用清水把膜孔边缘打湿,再用拇指轻轻一抹即可。笛膜过紧吹起来发木,湿润后,用指肚轻轻按压笛膜即可,决不能随意往笛膜上点清水,这样会导致笛膜发黄、老化,从而失去膜的弹性,减少振动力。
4.改变常规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笛子教育
初学的学生们,初次见面最关切的一句话就是问“笛子好学吗?”我们会回答“很好学”当然每件乐器都有它难易方面,想学好每件乐器都不容易,单单入门这问题,个人认为笛子还是相当好学的,正如前面所讲,笛子不但携带方便而且便于入门。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拿笛子和弓弦乐器做一对比,首先弓弦乐器音位没有明显标示,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这左手按到哪个位置才是准确的音阶呢?没有明确标示,全凭耳朵感受音程关系,对一个初学者来讲是否有一定的难度呢?回答是必然的,而笛子则不然,嘴放在吹孔上一吹即响,手指肚按住哪个孔,吹出来的就是哪个音,低音风口放大轻轻吹,高音风口收小稍加力度吹,这就是笛子易学好入门的绝对优势。另外,为了让孩子提高兴趣尽快入门,在教授过程中打破常规,比如小工调指法表,一般情况老师都是先教第一个指法“”再教“……”然而这样一开始就学“”的指法,需要六个手指肚全部按住。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特别是少儿的手很小,稍有一个指肚按不严,就会吹不响。要想吹出饱满的低音“”,六个指肚必须全部按严,音孔一点不跑气,加上口型正确,才能吹好低音“”。这对于初学者少年儿童,确实有一定难度。而我们的教学则不同,是反过来先从上边先吹“3”的长音,笔者认为是越是按孔少,越容易掌握。然后再按下一个孔,吹出“2”音,以此类推“”,边吹边讲给学生讲手指持笛要领,手指保持松弛、自然,三个关节略带弯曲,不可僵直,如何吸气,如何吹长音。另外,还给他们讲长音的口型,两腮角似微笑状,嘴唇要微微拉平,边教边示范。就这样,第一次基本可以掌握平吹“”这几个音,第二次,除熟悉“”这几个音,还可以往上发展几个音。比如“34567……”第三次课、第四次课,快的三次、慢的四次就可以吹简单的歌曲。比如“龙的传人”“神话”“隐形的翅膀”或者一些简单的戏曲诗套或广东音乐等等,就这样由浅入深,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笛子的初级内容,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5.笛子演奏的呼吸和运气方法
吹笛吹笛,以气为本。要想吹好笛子,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呼吸,一共分为三种:
5.1胸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是纯胸腔式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一样,依靠肺部的扩张和收缩,很少用到横膈膜和小腹运动。这样基础的呼吸方法,运用到笛子的演奏过程中有很多缺点,首先该呼吸法容易使演奏者耸肩不美观,而且吸气量小,往往感到气不够用,经常造成大脑缺氧头昏眼花。
5.2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依靠腹部的运动,吸气时腹部要求渐渐鼓起,呼气时腹部渐渐收缩。这种呼吸法虽好于第一种,但缺点也是储气量小,在演奏过程中抢气时运动不灵活,反应迟钝,气的运动线长,呼吸动作大,使演奏者容易疲惫。
5.3胸腹联合吸气法
目前,这种呼吸方法在演奏工程中是最好的。它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训练,使胸部、横膈膜、腹部的联合活动能力。这种呼吸法吸气量大,呼出时靠腹部和横膈膜的控制逐渐呼出,一般像伸懒腰或平卧时的呼吸都是胸腹联合的。说着容易做起难,往往示范和启发多次,部分学生仍然找不到感觉。对此,可让不容易掌握的学生躺在凳子上,两手放在腰部,闭目感受睡觉时的自然呼吸。就这样学生们慢慢感受,逐渐找到了胸腹同时起落的感觉。
要想吹好笛子,运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唱戏有唱词,唱歌有歌词,一目了然。然而笛子演奏的是旋律,既没有字又没有词,完全依靠吹奏者通过对音乐旋律表达的轻、重、强、弱、长、短、高、低、快、慢、起、伏等多种变化,来塑造一个音乐形象。一个演奏者的好坏优劣,主要就是看能否正确、完美的把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并使听众理解,因为演奏乐器必须优美动听,才能赢得观众,才会吸引人和感动人。具体如何做到优美动听呢?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运好气。运气就是呼吸、风门、口风、嘴劲、手指联合的基本运用,最重要的就是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与风门、口风、嘴劲变化的密切配合,如演奏低音时,风口要求较缓,风门放大,嘴劲稍松。演奏高音时要求口风急,风门小,嘴劲有力。演奏中音风门、口风和嘴劲就是介入低音和高音之间适中。其实,由于每个音高不同,所以在音与音之间,随着音高音低,从口风、风门和嘴劲又各有一定的差异。要想找到运气与各音之间恰如其分的奥妙,就需要多练、苦练加巧练,在练习中多琢磨、细揣摩,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运气自如随心所欲找到气与音的有机配合。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笛子作为中国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因此应当大力探究笛子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好笛子这一门乐器,其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并加以勤学苦练,才能较好地掌握这门技艺,同时还能适应演出、考级、考学等要求,将器乐学习和教学发挥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笛子这一乐器也在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加以探索与研究,以培养更多的笛子专业演奏人员,进而为民族器乐的发展贡献一部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白春懋.关于竹笛教学的相关问题讨论[J].学周刊,2015(31):206-207.
[2]颜晓聪.笛子进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8).
[3]曲迎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