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胡媛媛

胡媛媛(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00)

【摘要】目的了解退药情况,总结经验,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减少退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5至10月期间38例次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占44.7%,因患者原因退药占28.9%,因医务人员原因退药占15.8%,因双硫仑样反应及其他原因退药各占5.3%。结论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管理,减少退药,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52-02

卫生部在2011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中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然而,医院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要求退药的现象,为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就本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10月期间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共38份。对每份退药处方进行登记,并对退药原因及退药剂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表1退药原因分类统计

2.1由表1可见,不良反应是导致退药的最主要原因。

本次统计发现,因患者有过敏现象要求退药的达9例。因副作用,如服药后尿潴留,浮肿加重的2例;胃肠不适的1例;肾功能不好,恐服药后副作用影响肾功能的1例。因患者为特殊人群,如孕妇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1例。

其次,从患者自身方面,退药百分比占到28.9%,也不容小觑。拒绝用药3例、要求换药2例、不愿吞服胶囊2例、感觉效果不佳2例、经济原因1例、晕针1例。

因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饮酒后不能注射头孢类药品的2例。

从医务人员自身,医生电脑输入错误2例、药物过量1例、计量错误1例;药师药品调剂错误2例。虽不是退药主要原因,但应引起足够重视,尽量避免出错,以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医患纠纷。

表2退药剂型分类统计

2.2由表2可见,退药剂型以针剂为主,给药途径均为静脉输液。与口服药相比,输液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虽起效快,但其绕过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因而在许多国家将其作为最后的治疗方法[2]。

3改进措施

3.1从医生方面

开药前应仔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和过敏史。应用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及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等药物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3],所以在使用此类药物时也应询问病人是否有饮酒行为。从药物剂量方面,应要求医师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4]。提示医师应遵循WHO合理用药原则,即“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滴”,降低注射剂和输液的使用率,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3.2从药师方面

药师在调配药品时,应具备高度责任心,严格按照调剂操作流程做到“四查十对”。另外,药师应加强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沟通。于患者,要积极向其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于医务人员,应能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另外,如确因特殊情况必须退药,药房人员应对所退药品质量、外观、包装、批号及有效期进行鉴定、签名,并妥善保存,确保药品质量。

3.3从患者方面

经分析,患者退药主要原因为事先对医生所开药品一无所知,例如药品名、剂量、剂型、药品价钱及药品不良反应或禁忌症等。所以导致患者在缴费拿药后存在心里落差,引起情绪的波动。所以,如果能在患者就医后、缴费前,从医生手中拿到一份打印清单(包括药品名、剂量、剂型、药品单价及药品的常见不良反应或禁忌症,甚至还可在使用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药物,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等药物时备注服药之前、期间以及停药后5~7d内均不能饮酒等),这样,病人就能及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跟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协商新的用药方案,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退药行为。

3.4从医院退药制度方面

如确因特殊情况必须退药,可对所退药品进行批号跟踪使用。申请退药医生负责所退药品的重新使用,并详细填写《药品退药及使用跟踪记录表》,交相关负责人保管,存档1年以上备查。

4结论

总而言之,退药行为虽不能杜绝,但通过努力是可以有效减少的。作为医疗单位,想要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不仅仅需要医院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互相沟通,同时也需要将患者也列入其中,让患者有知情权,对自己所用的药品能有最基本的了解。这样,在保证了药品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真正的做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S].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

[2]沈兰瑛,张黎明.2010年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03):294-296.

[3]杨波.32例双硫仑样反应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04):30-40.

[4]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