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CT分型与手术预后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7-12-22
/ 2

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CT分型与手术预后关系

项根华

浦江县人民医院(浙江浦江322200)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基底节-丘脑出血CT分型与手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患者,CT分型和手术治疗。结果脑基底节-丘脑区的出血类型不同,手术后预后有较明显差异。结论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CT分型可作为决定手术方案的参考依据,可提高高血压脑基底节—脑出血抢救的时效。

【关键词】高血压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CT手术预后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07)12-0031-02

自发性脑内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等,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易破入脑室[1]。以脑基底节-丘脑区血肿的CT分别来决定重症患者的手术方案,使部分患者的生命可存活,本院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根据CT分别来决定手术治疗的方案,脑基底节—丘脑区出血患者共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58例均为我院脑外科住院病人,有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平时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符合1999年WHO/ISH规定的诊断标准,均为2-3级高血压患者,除外外伤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58例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48-76岁,平均61±10岁,高血压病程6—20年,收缩(SBP)170+9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105±6mmHg;发病时血压及临床表现见表1。

表1发病时血压及临床表现

发病时血压(mmHg)临床表现

例数(n)神志模糊浅昏迷深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抽搐去大脑强直

26>180/110

32>200/140

581621198111015

表2脑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表现与分型

出血量

型别例数(n)<5050~80>80中线<1移位>1

Ⅰ23155398

Ⅱ1364366

Ⅲ1023537

Ⅳ722324

Ⅴ51135

合计582615172030

破入脑室侧脑室铸型三脑室铸型内囊受压内囊截断

653100

76263

105577

64154

55555

3425163319

表3脑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分型与术后预后[%]

型别例数(n)术后恢复不同级别的恢复率

一二三四五六

Ⅰ235(21.7)10(43.47)5(21.7)2(8.7)1(4.3)0(0)

Ⅱ132(15.4)4(30.7)2(15.4)2(15.4)1(7.7)2(15.4)

Ⅲ100(0)1(10)1(10)2(20)2(20)4(40)

Ⅳ70(0)1(14.3)2(28.6)1(14.3)0(0)3(42.8)

Ⅴ50(0)0(0)0(0)0(0)0(0)5(100)

合计587(12.06)16(27.6)10(17.2)7(12.06)4(6.9)14(24.1)

1.2方法:58例病例均在术前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影像显示血肿部位、范围及邻近6织关系,参照Kamno壳核山血分型及李果珍基底节出血分型,把基底—丘脑出血分5型型[2]:Ⅰ型:主要位于内囊外侧,少见破入脑室;II型:扩延到内囊,可破入脑室:Ⅲ别:同时扩延到内囊,丘脑,破入脑室;Ⅳ型:以丘脑出血为主,破入脑室;Ⅴ型:扩延到脑干,破入脑室。出血虽根据多田公式计算。手术方法:手术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7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8例,破入脑室常规行脑室引流术。

术后疗效标准:根据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来分:一级:完全恢复工作;二级:轻微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三级:部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四级:生活能力不能自理;五级植物状态,六级:死亡。将一~三级划归为恢复良好,将四~五级划归为恢复不良,五级死亡。

2结果

本组58例术前头颅CT扫描结果:脑基底—丘脑区血肿CT表现与分型见表2,脑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分型与术后预后见表3。出血量小于50m126例,术后植物状态1例,出血量50~80ml15例,术后植物状态1例,死亡5例,出血量大于80ml17例,术后植物状态2例,死亡9例。破入脑室34例,侧脑室铸型25例,二脑室铸型16例,存活病例中一级7例,二级16例,三级10例,四级7例,五级4例,六级术后死亡病例14例。

3讨论

高血压脑基底—丘脑出血危重患者大多在数小时内死亡,经手术治疗存活者中多伴有严重致残,脑基底—丘脑区血肿CT分型可准确地指导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案,提高高血压脑基底—丘脑出血抢救的时效。本组探讨脑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分刑与手术预后的关系。出血量、血肿部位与手术预期后:在脑组织中相同部位的出血,血肿越大,对脑组织直接损害就越大,机械性压迫也越重,血肿累及到内囊时,其受累程度与瘫痪程度明显有关,同时血肿部位越深,手术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这是由于血肿越深中线结构移位越显著,脑室梗阻及环池、四叠池受压越明显有关,深部位血肿死亡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昏迷所带来的多脏器损害,尤其是肺部感染和代谢紊乱为多[3]。本组I型由于出血量较小,有少部分患者血肿破入脑室,而进入脑室的血量少,死亡率为0%,恢复不良13%,恢复良好为87%;Ⅱ型由于出血量较小因而也较低,死亡率为15.4%,占总死亡率的3.4%,恢复不良23%,恢复良好为61.5%;Ⅲ型由于出血量相较多,血肿同时扩延到内囊,氏脑,内囊截断比例较高,严重损害脑深部结构,术后死亡率高达40%,恢复不良40%,恢复良好为20%;Ⅳ型以丘脑出血为主,出血量多,内囊截断比例较高,破入脑室血量多,因而率也高:死亡率42.8%;V型出血量更多,100%患者内囊截断,同时压迫脑干,因而死亡率为100%,占总死亡率的24.1%。因此,内囊是否为血肿截断和血肿大小,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脑室内积血量分布范围与死亡率也有密切相关,当脑室内血量过多,其预后较差,本组破入脑室34例,侧脑室铸型25例,三脑室铸型16例,这与上述手术后恢复不良及死亡率高有密切关系。因此病人确诊有基底节-丘脑出血,而出血量在30mi以上者,应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并常规脑室引流,降低颅内压,减轻丘脑下部及脑干受压,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基底节-丘脑出血I、Ⅱ、Ⅳ型应尽早手术清除血肿,破入脑室常规引流;Ⅲ型血肿手术效果较差,手术要慎行;V型由于血肿扩延到脑干,破入脑室,即使及早手术治疗仍然无效,故手术治疗意义不大。为了提高患者术后预后,术后的护理及积极的各种康复治疗也很重要,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职社,2003,312.

[2]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5-86.

[2]林芝华,黄绳跃等.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