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罗明霞

四川省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对比护理有效率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优势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护理有效率高,抑郁、焦虑得到缓解,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抑郁症患者;影响

引言抑郁症作为目前常见的一种临床精神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出严重负性情绪甚至出现自杀行为,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几率升高[1]。现阶段,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已经成为常用的护理方法,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抑郁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平均年龄均(28.6±5.2)岁,男性25例,女性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8.1±5.3)岁,男性27例,女性16例。两组临床资料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药物治疗、主动疏导缓解紧张状态、体征指标观察等。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主要方法有:①心理护理,积极主动沟通,加强心理建设,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主动开导,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反复、重点强调负性情绪的危害,帮助正确认识负性情绪对治愈抑郁的不良因素,指导患者正确控制不良情绪;②针对患者沟通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会谈次数,一般4次/d,持续30min/次,及时帮助患者走出抑郁情绪;③转换形式,除沟通以外,可以采取其他形式,例如带领患者外出或参与其他形式活动,增强患者感知;④纠正不良观点,经常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告知其正确的观点和理论,对其错误的观点加以纠正,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治疗自信心。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方法(1)护理总有效率:显效:心情低落、思维迟缓症状消失,主动参与活动意识强;有效:心情低落、思维迟缓症状发生次数减少,主动参与活动意识增加;无效:心情低落、思维迟缓症状未消失,无主动参与活动意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2)对比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越高,抑郁、焦虑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用X2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效果: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92.2%;对照组护理效果: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有效率81.4%,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后SAS、SDS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40.5±8.3)分、(48.2±9.2)分;SDS评分别为(39.1±6.8)分、对照组(45.3±6.8)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持续性情绪低落的症状,严重抑郁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极大的不良影响,家庭负担加重。认知行为干预主要体现在对其心理的治疗,从根本上解决患者不良心理因素,达到矫正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行为方式的影响。这种干预措施不仅帮助从理性的角度看待抑郁症,同时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干预[2]。其优势在于以优质的护理方式为基础,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自身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增加治愈自信心。对患者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用优良的态度赢得患者信赖,主动配合提高护理效果。另一方面老,对家庭和社会而言,减轻家属的身心和经济负担,帮助社会更好的认识抑郁症,从而起到防范抑郁症发生的目的[3]。认知行为干预护理重视以人为本,对患者主要症状或其他重点干扰因素进行护理,直达“病灶”,从源头消除患者内心焦虑等不良因素,促进患者健康。认知行为干预是全过程护理,加强患者家属护理意识,积极陪伴患者,改善抑郁、焦虑等症状,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在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护理中疗效显著,有效率较高,患者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桂林,陈炯华,张玉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02-1206.

[2]李江婵,姚素华,谢秀东,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4):463-465.

[3]徐丽红,戴涛.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影响的干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9):1347-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