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征1马民1赵兵2(1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450053;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450007)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093-02
【摘要】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要场所,促进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工作是开辟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多发性疾病。在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本文通过对龋病病因分析,对于在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工作中指导龋病预防的必要性及方法加以阐述,并通过讨论认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将口腔保健及龋病防治纳入常规长效的工作任务中,必将使我国的龋病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
【关键词】社区口腔卫生服务龋病预防
社区居民口腔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和对口腔卫生服务的了解。从近期国内对居民口腔卫生服务情况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社区居民的治疗需要为86.6%。其中一年内因为牙痛和‘牙齿有洞’接受补牙的人数占42.6%[1]。补牙是就诊社区居民的主要口腔卫生服务需求。牙痛,‘牙齿有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龋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易受到人们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特别是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至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1龋病的发病因素
细菌+糖→酸+牙齿→龋
由上可见,龋病是有细菌(菌斑),食物(糖),和宿主(牙)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即精致的食物或(和)蔗糖进入口腔后经过细菌作用产生酸。酸在牙抗龋力降低时可以使牙无机物脱矿,有机质破坏而形成龋。
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
2.1年龄因素:龋病在儿童中甚为流行。牙萌出后很快即可能患龋。六岁左右,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由于有较深的窝沟,年龄小不易清洁,因此患龋病的几率很高。
2.2饮食因素:饮食是龋病四连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饮食是人体的营养来源。也可作为致龋微生物的底物影响龋病进程。饮食可以直接与牙面发生作用,尤其蔗糖和碳水化合物在龋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性,它们可以在口腔局部被致龋细菌利用,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在代谢过程中,为细菌生存提供营养,其终末产物又可造成牙的破坏。进食频率促进龋病活跃性的原因是其对细菌代谢的影响所致,进食频率高能更恒定地为口腔微生物提供能量。
2.3家族与遗传因素:目前广泛认为,在同一家族中龋病以相类似的模式流行。然而很难区分造成这种相同模式的原因是遗传因素还是早期就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或对口腔保健持有相同的态度所致。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只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此外还证实,龋病独特的家庭模式可在三代人中连续存在。但不能肯定是由于遗传因素或母亲对儿童的细菌传播,还是行为模式的影响所致[2]。
2.4地理因素: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的各不同地区之间其龋病流行情况有很大差异,这反映出地理变化的影响。
3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及方法
3.1必要性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要场所,促进社区口腔卫生是开辟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龋病防治的关键是建立相应的口腔健康行为。让居民了解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和行为状况,发挥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在口腔预防、保健、宣传、教育的优势。
3.2开展社区口腔服务的方法
3.2.1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整体的健康水平。普及预防龋病的方法:
(1)氟化物的应用,氟素可预防龋齿,在科学上已有证明。增加氟的摄入量是防龋的重要措施。不论是牙齿表面局部涂布氟化物,还是控制饮水中的含氟量,均有显著的防龋效果。在饮食上,选择一些含氟的食品,例如茶叶、莴苣、白菜、青葱等,也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在应用氟素防龋的过程中,要科学运用,防止氟素过多,尤其在儿童时期更要注意。
(2)保持牙齿清洁是预防龋病发生的最基本的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刷牙时间应≥3min;每个牙面个刷1分钟;每天应早晚刷牙;尤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刷牙漱口更应该仔细认真,使用保健牙刷;3~6个月更换1次牙刷;刷牙可清除菌斑预防龋齿。
(3)儿童牙病因其年龄段的特殊情况,发病率相当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甚大。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手段进行防龋,如对易发生龋病的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帮助或督促其对牙齿的每天清洁,尤其晚上睡觉前的刷牙最为关键。
(4)合理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个人的进食时间,进食频率,食物的种类安排对预防龋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3.3.2开展口腔普查工作,建立家庭口腔健康档案。观察居民口腔及牙的情况,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于口腔保健的正确指导,并可发现龋病在他们口腔内的发生情况。使已发生龋病的牙得到早期治疗。
4讨论
4.1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力度并大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将会更加逐步完善和具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将口腔保健及龋病防治纳入常规长效的工作任务中,我国的龋病发生率将会有明显的下降,牙髓病也必将逐渐减少。口腔疾病发病的减少,对国人身心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2对疾病的认识是影响居民口腔健康需要向需求转化的重要因素。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疾病,牙齿、细菌、和糖是龋病发生的必要因素。结合龋病发病因素和我国龋病的流行特点,提高龋病群体防治的水平;对个体易感龋者,实施龋病的个性化防治。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开设口腔预防保健科,加强居民口腔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行口腔预防保健,简单方便价廉,同时也推进了预防龋病的宣传、教育的工作,对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4.3从口腔专业角度看,龋病的防治远比龋病的治疗简单易推广,现今各级医院口腔科及口腔专科医院,日常接诊的龋病患者及有龋病引发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占其他口腔疾病患者的比例仍然很大,龋病的预防工作不可放松。
我国的龋病流行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龋病仍以其特有的发病特点显示出较高的患病率,龋病的群体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现今,我们要借助于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一具有特色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有利条件,把我国龋病防治工作,更加向前推进一步,提高国人的口腔健康水平,尤其是缩小我们与其他做的好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袁超,朱凌,李玉玲.北京某社区15岁以上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3):182-185.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