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543200
【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多发性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策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救治的158例多发性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救治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其院前救治差异,并分析其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相比,其受损脏器个数明显较少(P<0.05),且受伤至得到救护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性外伤患者进行急救的关键因素为时间因素,患者自身受损脏器较少,治疗较为及时,救治结果较好,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全身检查并进行及时、积极的护理干预也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状况,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
【关键词】多发性外伤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S85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46-01
多发性外伤指由同一机械力引起人体多器官或部位损伤,病情较为严重,出血量较大,导致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并可伴有脑疝、休克等症状,且死亡率较高[1]。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汽车及高层建筑的增加,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发生多发性外伤的概率越来越大[2],有调查称其为“世界第一公害”[3]。为探索严重多发性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策,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救治的158例多发性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救治的158例多发性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5例,年龄(38.86±6.71)岁,患者包括车祸伤101例,高空坠落伤16例,挤压伤19例,殴斗伤18例,摔伤4例。患者损伤部位以头、腹部为主。按照患者救治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表一所示,无明显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1.2救治方法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意识及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定其是否伴有其他致命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置,包括建立呼吸通道,维持患者自身循环,对大量出血患者进行包扎止血,并进行抗休克治疗。
1.3护理对策
护理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仔细观测患者面部表情,神志及意识,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并进行对光测试,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重点检查其受伤部位,判断患者有无生命危险,防止其并发致命伤的出现,同时进行呼吸、血压等体征监测,对出血患者及时检测其出血部位,对出血性质及出血量进行评估;2、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其畅通并进行固定,及时进行补液以防止出现休克等症状;3、保持患者呼吸正常,快速清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呕吐物及其他杂物,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4、若患者有出血现象,应根据患者具体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及时进行压迫、加压包扎等止血处理,对于出血量较大或易发生休克的患者,应以挽救生命为目的,及时与医院进行联系;4、若患者易出现骨折症状,四肢骨折以小夹板、支具等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防止救治过程中出现二次损伤,颈椎、腰椎等部位骨折时,应在救治及搬运患者时,保证其脊柱呈一直线,避免出现脊神经损伤;5、救治仪器及药品准备,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准备好监护仪、呼吸机及除颤仪等救治仪器,及强心剂等常用急救药品,以减少救治时间;6、转运监护,护理人员应在转运途中密切观测患者体征,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指导及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对救治过程积极配合,同时应与医院保持联系,使医院做好接诊的相关准备工作。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数据,两组采用t检验比较,P<0.05表示数据比较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患者救治相关数据
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相比,其受损脏器个数明显较少(P<0.05),且受伤至得到救护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二所示。
表2患者救治相关数据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交通等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导致人们发生多发性创伤的概率增加[4]。因此,建立完备的院前救治方案是对该类患者有效救治的前提,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成为相应学者研究的对象。大量研究表明[5-7],能否对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及时救治是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其伴发致命伤,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相应救治措施,本次研究中,患者预后主要与救治时间及自身受损脏器个数有关,但研究中还发现,救治时间的长短与护理工作存在密切联系,护理人员对救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干预,有效帮助的医务人员实施救治措施,对可能使用的仪器或药品进行早准备,减少了救治中不必要的时间损失。在转运期间,对患者体征进行实时监护,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提升了患者对救治过程的配合,同时,与医院取得联系,使医院可根据患者伤势及病情,提前做好接诊及相应手术准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有效提高的救治结果。
综上所述,对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及护理应以最短救治时间为原则,并严密对患者进行查体,对患者生命进行动态监测,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救治措施,并与医院取得联系,使其做好接诊准备,同时,与患者保持沟通,增加对救治方案的配合,以提高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琼英.5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314-315
[2]石红梅,石咏梅,张小芹,等.严重多发性创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0(17):149-150
[3]欧阳金秀,蔡春妙,任春菊.严重多发性外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2):6825-6826
[4]陈百励,阚军,陈群哲.30例重症颅脑外伤院前急救体会[J].现代医院,2012,12(增刊):27-28
[5]刘雁平,黄美笑,杨艳青.重型颅脑复合伤院前救护及绿色通道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5,36(12):2660-2661
[6]纪彦文.外伤性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0):163
[7]赵妹兰.严重多发性外伤106例早期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