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思想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中医临证思想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崔海燕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韩店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

【摘要】中医临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药研究的实践,同时中药现代研究也不断丰富现代临证思想。近年来中医临证思想逐渐从宏观辨证思维向着“病证结合模式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的现代中药研究,也不断尝试使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以及免疫学等技术,从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等层面研究中药。

【关键词】中医;临证思想;中药;现代研究;应用分类号】:R256.4?

随着我国中药现代研究的持续发展,中药药理的作用机制不断得到揭示,临床上重要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比如清热解毒药物在古代只是用来治疗丹毒、温病以及痄腮等,但是近年来清热解毒中药的适应病谱日益丰富,拓展到肿瘤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以及风湿免疫疾病等[1]。现代重要研究应当在临证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这就意味着临证思想决定现代重要的研究实践,与此同时现代重要研究的实践则反过来丰富中医临证思想。

1中医临证思想的指导价值

中医临证思想最为明显的地方就在于其整体观,整体观可以说是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的主要指导。中医在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坚持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属于一个统一整体[2]。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之所以出现疾病,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就是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协调遭到破坏,使用中药的目的就在于再次恢复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协调,并提出了三因制宜的用药原则,也就是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以及因地制宜[3]。因此现代重要研究同地点、时间以及人的体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流行性乙脑的治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案例。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治疗的最初阶段,使用各种西药治疗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患者是病死率居高不下。后来有人提出使用白虎汤治疗,结果短时间内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到10%左右[4]。但是两年之后北京地区也爆发了乙脑流行,北京的医院就照搬石家庄的治疗经验,使用白虎汤治疗,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中医研究人员认为北京当时的气候非常潮湿,因此尝试使用芳香透窍化湿中药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这种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地方选用使用中药的时候,用药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临证思想指导才会出现三因制宜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用药,治疗效果往往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

2现代中药研究对临证思想的发展

传统中药可以说是一个珍贵的宝库,一代代的研究人员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发现大量的中药名方。使用中药的时候,往往哦都是在临证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比如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是有着解毒、清热以及泻火等方面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三焦火毒热盛或者是胸膈热聚等[5]。清热解毒药物本身具有寒凉属性,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这一原则,重要治疗的证候通常都是阳明里热的实证。但是在感染的早期阶段,性质往往属寒,而风寒之邪在患者的皮毛肌表,没有发展到热毒壅盛的阶段,所以清热解毒的中药并不能够应用到感染的早期治疗阶段。不过运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分析,清热解毒中药治疗的病症,可能是病原体在感染过后免疫失衡导致的炎症损伤。近年来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清热解毒中药有着理想的抗炎活性以及调理免疫的作用。清热解毒中药能够借助于控制信号通路来抑制人体的炎症反应,并且调节信号机制来控制炎症反应,从而最终实现炎症损伤以及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这种研究的思想就集中反映出中医理论当中的调和致中理念。《素问》当中就提出了以平为期这一研究原则,充分反映出调和致中的临证思想。现代微观变化分析中药的具体作用机制,显著丰富中医临证思想的理论内容,当代的中药研究理论也反映出微观条件下中药研究符合整体观以及调和致中的临证思想。

3现代中药研究的发展

中医临证思想主要是古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受古代的朴素思想影响发展而成,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数千年来一直很少发生变化,有着非常鲜明的封闭性特点,这就使得中医的临证思想同现代医学技术渐行渐远,中医临证思想概念模糊并且高度抽象化,诊查手段没有客观依据的支持,有着鲜明的随意性特征,同现代的药物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中药的现代研究当中,其临证思想需要去哲学化,主动同当代医学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实现概念的客观化、科学化以及定量化。现代重要研究是需要从药理研究起步,根据西医的病理理念以及诊疗原理对待中药价值,通过分析单一的药物成分,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除了开始阶段受中药治疗的启发之外,这一研究模式几乎完全脱离临证思想下随着系统生物学、组分技术以及网络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人员尝试探索,人未中医临证思想将人体看作统一复杂的机体,并且中药方剂以及各种处方也是在临证思想的指导下辩证施的直接反应,因此中药方剂也有其整体性以及复杂性的一面。中药治疗的过程是中药同人体两个复杂系统互相影响的过程。有研究人员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从整体上揭示早幼白血病作用机制以及复方黄黛片的治疗效果。中医中药借助于多层次、多环节以及多靶点的方式,整合治疗方式,力求恢复人体功能的平衡,适应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疾病的复杂性特征,可以说西方医学界提出的“生物一心理一环境”治疗模式,同传统中医思想当中的整体健康观念有着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在中医临证思想的指导下的,我国的现代中药研究机制不断完善,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吸取当代医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中医临证思想指导下的中药研究积极互动,最终构建包容开放的现代中药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威,张学进,郭勇.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28(10):2168-2171.

[2]李跃进,鲁盈.中医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肾脏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16-118

[3]韩金祥.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2):231-234.

[4]徐海玉,杨洪军.整合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新模式[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357-60.

[5]李跃进,鲁盈.从方法论层次探讨肾小球疾病微观辨证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