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陈占峰

陈占峰

(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4511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都给予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检测与高分辨率CT观察。结果:所有患儿都检出病毒,其中腺病毒感染6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1例,副流感3型病毒感染6例,麻疹病毒感染4例。CT检测提示两肺通气灌注不均呈马赛克灌注征54例,两肺炎症伴间质变27例,伴肺气肿24例,肺不张10例,支气管壁增厚10例和支气管扩张7例。治疗后患儿的总体症状评分为0.56±0.1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2±0.3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不特异,能通过病原体检测与CT检查有效确定病情,从而指导治疗。

【关键词】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小儿;临床特征;高分辨率CT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251-01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小儿时期较常见,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为此早期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出现的干咳,咳嗽有痰,可反复发作,部分伴有湿疹[1];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发生脓毒血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一些免疫因素所致的机体代谢紊乱,给患儿身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2]。当前多种因素与重复住院呼吸道感染的形成有关,然而最常见触发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病毒性性感染,病原体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3]。本文具体探讨了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纳入标准:在我院住院持续≥3次;均有反复或持续喘息、气促、咳嗽,双肺均可闻及湿哕音等临床表现;年龄2-10岁;知情同意;除外具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剔除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喉喘鸣等患儿。其中男48岁,女42岁;年龄最小3岁,最大9岁,平均年龄4.56±1.32岁。

1.2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检测:所有患儿入院24小时内收集标本,应用呼吸道病毒诊断试剂盒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和或细胞胞浆内可见黄绿色荧光,由试剂盒提供阳性及阴性对照片作对照。

1.3CT检测;所有患儿都给予高分辨CT检测,患儿取仰卧位,选择横断面连续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肺尖、主动脉弓下至肺门、膈上部分;扫描层厚2mm,扫描间隔10-20mm,进行高分辨率算法分析。

1.4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对症处理,选择利巴韦林颗粒5-10mg/kg,每日2-3次口服治疗,选择清开灵注射液(2ml/支)以0-4ml/(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天。症状进行0-4分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5统计方法:选择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分布:所有患儿都检出病毒,其中腺病毒感染6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1例,副流感3型病毒感染6例,麻疹病毒感染4例。在临床表现上,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重者有乏力、头痛、纳差等;体格检查咽部充血或有疱疹或有扁桃体肿大,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

2.2CT表现:在90例患儿中,高分辨CT检测提示两肺通气灌注不均呈马赛克灌注征54例,两肺炎症伴间质变27例,伴肺气肿24例,肺不张10例,支气管壁增厚10例和支气管扩张7例(CT表现可兼有)。

2.3预后情况:所有患儿都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感染发生。经过判定,治疗后患儿的总体症状评分为0.56±0.1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2±0.3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本文所有患儿都检出病毒,其中腺病毒感染6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1例,副流感3型病毒感染6例,麻疹病毒感染4例,也证明了腺病毒是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由于麻疹疫苗的接种已较为普及,重症麻疹病毒感染后肺炎比较少见。

在影像学诊断中,特别是随着高分辨CT的应用,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率越来越高。本文高分辨CT检测提示两肺通气灌注不均呈马赛克灌注征54例,两肺炎症伴间质变27例,伴肺气肿24例,肺不张10例,支气管壁增厚10例和支气管扩张7例。表明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CT显示患者有典型的“马赛克灌注征”,其它表现还包括支气管壁增厚和(或)支气管扩张,呼气时的气体滞留征,肺实变或肺不张。主要为斑片样分布的狭窄性毛细支气管炎和增殖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血管痉挛造成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形成气体潴留征象[4]。而预后中,所有患儿都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感染发生,表明预后比较好。治疗后患儿的总体症状评分为0.56±0.1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2±0.3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我们应严密随访观察,早期及时接受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临床体征,从而改善预后。

总之,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不特异,能通过病原体检测与CT检查有效确定病情,从而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维,申昆玲,曾津津.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3):732-738.

[2]韩丽.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J].中国实用医刊,2014,20(8):100-101.

[3]王雷,陈贤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1-62.

[4]姚苗苗,王克明,许群英,等.婴幼儿喘息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3):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