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张萍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以呼吸、循环系统异常较常见,婴幼儿及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宜适当延长在麻醉恢复室的留观时间。应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复苏方案,以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全麻麻醉复苏室并发症安全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30-01
麻醉复苏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手术结束后,由于受麻醉药、肌松药等的药理作用,各种生理反射未完全恢复,加上手术创伤、失血、疼痛等应激性因素的影响,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2]。若监护和治疗不当,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康复。为了解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笔者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麻醉复苏室复苏择期手术全麻患者11448例在麻醉复苏室发生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麻醉复苏室共复苏择期手术全麻患者11448例,男6105例,女5343例,年龄1月至101岁,平均年龄58.3岁,其中1月至17岁患者(儿童组)3658例,18至59岁患者(成人组)5928例,60岁及以上患者(老年组)1862例。岁手术范围涵盖外科各亚专业,ASAⅠ~Ⅲ级,麻醉方式包括器官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
1.2方法
1.2.1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入恢复室,向复苏室麻醉医生介绍患者病情。
1.2.2巡回护士则向复苏室护士交接患者基本情况。
1.2.3监测患者送入复苏室后,即刻实施各项监测措施如呼吸机、心电监测、Bp、CO2、SpO2、有创血压等,并定时记录各种参数,密切观察患者清醒度、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肌张力的恢复情况等。如发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报告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抢救。
1.2.4体位的护理患者术后尚未完全苏醒前,以采取头低位为宜,头偏向一侧苏醒过程中应避免患者躁动,可加用护栏以免患者坠床苏醒早期如无特殊需要和要求,仍应采取平卧位。若需变换体位时,应由医护人员协助。
1.2.5各种管道的护理患者术后一般会有各种管道,应特别注意加强管理,要经常观察避免各种管道发生扭曲、脱落,确保引流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引流量、气味、性质等,防止感染。
1.2.6评估指标低氧血症(SpO2<0.90)、通气异常(呼吸次数<10次/min或>30次/min)。高血压(血压高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5%或血压≥140/90mmHg)、低血压(血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5%)、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苏醒延迟,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2h。其他并发症如疼痛、烦躁、寒战、恶心、呕吐等。分别统计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2.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11448例中发生PACU并发症984例(8.6%),其中循环系统并发症584例(5.1%):高血压394例(3.44%)、低血压76例(0.66%)、心动过缓54例(0.47%)、心动过速32例(0.28%)、心律失常28例(0.24%);呼吸系统并发症286例(2.50%):低氧血症186例(1.62%)、舌后坠54例(0.47%)、喉痉挛32例(0.28%)、支气管痉挛14例(0.12%);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躁动48例(0.68%)、苏醒延迟30例;其他:恶心呕吐26例(0.23%)、低温寒战10例(0.09%)。有16例因PACU评分不足,转送ICU继续监护治疗,其中高血压8例,低氧血症5例,躁动2例,喉痉挛1例。其余患者均在血压、呼吸平稳,意识清楚、情绪稳定、体温正常的情况下转出PACU,留室时间30~120min,平均55min。
2.2不同年龄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3讨论
3.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不同年龄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儿童组及老年组(均P<0.01)。儿童组并发症以低氧血症、心动过速、苏醒期躁动为主,老年组以高血压、低氧血症、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延迟为主。儿童组和老年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3.2循环系统并发症
本组资料显示,循环系统并发症比较常见,主要以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律异常为主。因此,对于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需加强血压及心电监测,控制输液速度,维护循环稳定;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呼吸道梗阻所致的缺氧;加强术后镇痛管理,及时处理疼痛等问题。此外,麻醉恢复期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及伤口引流情况,可根据病情及时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适当应用麻黄碱或多巴胺等升压药物。
3.3呼吸系统并发症
本组资料显示,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呕吐误吸、支气管痉挛、呼吸宭迫综合征等。为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术后患者,及时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
3.4神经系统并发症
本组资料显示,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麻醉恢复期躁动和苏醒延迟。针对表现为麻醉恢复期躁动的病人,应加强术前访视,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对术中术后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向患者解释清楚,尽量消除对麻醉和手术的不解和恐惧。及时拔除气管导管,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动措施,对通过护理方法不能控制的中重度躁动患者可用镇静剂或镇痛剂治疗,但应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而全麻术后苏醒延迟最基本的处理措施是保证初级复苏的“ABC”,即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及气道分泌物,维持有效呼吸,保持通气充分。本组多为老年人,建议高流量吸氧,以改善氧合,降低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荷。密切监测电解质、血糖等,尽快确定苏醒延迟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
3.5其他
麻醉恢复期寒战,多与术中保温不够、体温过低或术中大量输入未加温液体有关。因寒战肌颤易增加氧耗量,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应予以足够重视。可给予曲马多或氯胺酮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同时注意保暖及体温异常的处理。
麻醉复苏室的设立,减少了患者在手术室逗留时间,加快了外科手术的进度,充分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减轻了外科病房的护理压力,体现了复苏室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志萍,肖玉芳.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17(6):55-57.
[2]陈江辉,郭曲练.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