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中学校)
摘要:重视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引导他们多去认识生活里的阳光。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注重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把握亲爱父母、尊师爱友、爱国爱民、明辨善与恶、美与丑。
关键词:渗透;审美观;熏陶感染;美德;世界观;情感共鸣;鉴赏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我最早知道这句诗是被畅销书作家王臣2016年“古典美文”系列作品之《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闲品历代奇女子》中所用,用以描绘百花氤氲的美人长卷;据说云南有一种叫茶花的香烟最早后来偶然出差在一次研讨会上主办方也引用了这句话,今天我也用来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的认识。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情感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何谓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是人们客观现实的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那么,情感教育把握着情感人的发展的领域,对其实施教育的力量,开启、激发、唤醒、提升情感,让情感在人的发展中起着的作用,并成为完整的人、发展的人、健全人格的人的组成。
歌德年轻的时候写过一句话:“人们只能认识所爱的,爱或激情越强烈越充沛,认识就越完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块土地上。”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试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
一、注重渗透亲情教育。
有人说,“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大大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养成了任性,骄横,自私的坏习惯,缺乏孝顺、感恩、珍惜的思想。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些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拔,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李密的《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小孩儿出世主要依靠父母抚养,竟然“慈父见背”,是一大不幸。《文子》:“慈父之爱子,非求报。”可见父慈于子是人之本性。作者不用第一人称“臣”,而用第三人称“孩”,旨在客观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父亲死了,固然痛苦,如果还有慈爱的母亲一道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那还只是比较艰苦而已,竟然又“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是又一个大不幸!《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四岁的孩子,既经失怙,又已失恃,宛然一只被猎人击毙父母的没有羽翎的乌鸟,其寒伧、蒙昧、本能地求居觅食而又不可得的苦状可以想像得之。《毛诗序》:“卫世子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舅夺母志”典出于此,但这是托词(因为封建社会里人们把妇女在亡夫以后的改嫁视为丑事),也是作者对母亲宽解的一种孝行。从心理的通常情况看,似乎长者特别喜欢第三代,似乎祖父祖母喜欢孙子胜过儿、媳喜欢子女;如果这种判断不误,那么,祖母刘氏对作者的特别喜欢是很自然的,再加上作者是一个失怙失恃的孩子,当然特别喜欢又加上特别同情了,如果孩子身体健康,祖母操心费力可能少些,竟是“九岁不行”,特异的体弱是又一种大不幸,是祖母格外操心费力的又一个因素。
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学会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有所领悟,有所启发。
二、注重渗透尊师爱友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爱友之情,如蔡云芝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公正慈爱,可亲可敬,体现了长者的风范;藤野先生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而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是位师德高尚的长者;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动人形象,他那炽热的爱国主议热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这类作品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顺此延伸,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老师,在“老师”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其尊师之情节严重,并付诸日常生活中,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道德品质。
同时,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大志,小弗朗士的天真活泼,少年闰土的机敏可爱......等等,这些少年形象动人可爱,在教学这类作品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互助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注重渗透爱国爱民教育。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仅仅关联学生接触到的周围的人的生活,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推己及人,广而化之。“亲情”的升华,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紧紧抓住“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抒情线索,通过分析三个典型事例,认识志愿军战士崇高品质的本质体现,由此,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也对“爱国主义”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思想基础。
其他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典范教材。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的性格,品格特征的过程中,激励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自豪感,从而树立“向英雄学习”,为国富民强而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四、注重辨“丑”远“恶”的情感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也就没有爱”,没有对“丑”、“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比较,点明其变化的准则是听说于勒有钱与否,当听说于勒发了大财时,就盼着于勒早点回来,把他的信当福音书;而当在船上遇见身无分文的穷水手于勒时竟然不认他,惊恐万状地躲开他,并责骂“我”给了他几个小费,所有这些,说明菲利普夫妇根本就没有兄弟情谊,由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认识、批判菲利普夫妇的“唯利是图”的丑恶性格,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及其对人的“异化”,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他的如奥楚蔑洛夫的“变色龙”形象,孔乙己的迂腐形象,范进中举的疯疯癫癫形象,以及闰土变成“木偶人”形象等等,都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揭露其丑恶的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对比,加深对社会主义今天的了解,激发其爱国情感。
总之,应通过对比、点拔,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在对比中明辨是非,提高鉴别美丑的能力,从而激发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