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5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50例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观察组丙肝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氨基酸氨基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甲胎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丙肝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会起到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时需详细关注。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发生发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18-02
引言
肝细胞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隐匿,特异性不高,但恶性程度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伤害非常巨大,5年生存率低于3%,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1]。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分析影响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因素,并针对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即分析了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1年内,即2013年2月—2014年2月内收治的5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8~76岁,平均(52.36±23.64)岁。另收集在同期收治的50例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8~77岁,平均(52.59±24.41)岁。对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进行收集,并对其实施针对性分析。同时需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收集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可使用t检验和(x-±s)分析计量资料,可使用χ2检验和率%分析计数资料,若数据差异显示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氨基酸氨基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甲胎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如表1、2所示。
3.讨论
诸多研究显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导致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并且由于丙肝病毒感染而导致肝癌发病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巨大威胁[2]。因而需分析丙肝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对其起到更好的预防和诊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了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癌患者和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丙氨基酸氨基转氨酶、白蛋白、甲胎蛋白、肿瘤大小、肝硬化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同时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后显示,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造成的。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其肝脏功能和造血功能均会受到影响。丙型肝炎患者的丙氨基酸氨基转氨酶明显高于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白蛋白、甲胎蛋白均明显低于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均可说明丙型肝炎对肝脏功能造成了较大损害。而丙型肝炎患者的肿瘤大小以及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后可发现,这可能和丙肝发生后的症状有关。由于丙肝发病后会出现全身无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眼黄等表现[3]。尤其是一些患者会发生急性肝炎的表现,这些典型症状均会让患者及时到医院中接受诊断和治疗,因此可及早发现自身病情。相比症状特异性低、不显著甚至基本不会发生临床症状的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病灶更小,肝硬化发生率也更低[4]。
同时在本文中也显示,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通过分析显示,这也和丙型肝炎感染有着较大关系。由于在丙肝发生后可及时的到医院中接受诊断和治疗,其病理分期相比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也较低,可使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治疗,因而其治疗效果也更好。同时在发病早期患者机体受影响也较小,可更好的耐受各种治疗方法,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较大作用,其体检时发现小病灶的比例较高,但丙型肝炎会对其肝脏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陈炜,冯德云,李波,等.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对肝细胞RASSF2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v.26(05):590-596.
[2]杨璐璇,张新.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v.33(03):543-547.
[3]李文娟,唐晓鹏,蒋芳清,等.CyclinD1,Bcl-2,P53和Survivin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中临床病理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v.16(08):1439-1446.
[4]M.Lewin,M.Gelu-Simeon,M.Ostos,F.Boufassa,R.Sobesky,E.Teicher,施婷婷.肝硬化病人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癌的成像特性及预后[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v.39(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