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赵莉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赵莉梅

赵莉梅

笪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五中学赵莉梅

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承载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用,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现代素质既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要使命。

初中历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强化创新意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乃学之始。”可见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勇于质疑,善于提问,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在思考与探索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课前要细心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节内容时,教材上只是从正面介绍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事实上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鼓励同学们根据他们所掌握的资料来谈谈对诸葛亮的评价。在老师的有效启发引导下,同学们兴致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踊跃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不足:一是不能选拔任用才能超过自己之人,实际上是诸葛亮专政,不可能真正“任人唯贤”;二是不用改过自新之人:三是不注意锻炼人才,导致诸葛亮的个人专断,以致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难以成为蜀汉政权所用的后续人才。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讨论,大胆向教材挑战,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蕴涵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动脑筋,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唯书,不唯上,要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评价,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打破“常规”。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基础,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感受历史、发现历史,在发现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联系进行过重大改革的日本、俄国等,可以重点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及影响,使学生对大化改新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大化改新使日本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这为以后“明治维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学习“明治维新”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参照着“大化改新”进行学习,从而得出此次改革的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在分析比较中得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内外交困的危机。讲完所有改革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共同原因,学生认真思考后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总结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直接导致危机的出现。实践证明: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三、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堂结构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行“灌输式”“满堂灌”,陈旧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对学生的教育变成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流水线,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出规格相同的“标准件”,一味地求同,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心理,何谈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人本主义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才能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灵活、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在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和“秦朝的暴政”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秦始皇的事迹与教材上的内容来对秦始皇进行评价,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看法,有的学生从正面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认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是个功勋卓越的好皇帝;有的学生说秦始皇奴役老百姓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劳民伤财,而且刑罚残酷,有腰斩、车裂、族诛、连坐等,焚书坑儒,是个暴君、坏皇帝;有的学生指出秦始皇虽然有许多暴政,但他修建了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有的说秦始皇功过参半……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1.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把对历史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活动,对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组织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参观学习,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实地参观体验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可以引导学生翻阅历史书籍从中学习,如可让学生选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甚至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去学习知识,如《三国演义》《汉武大帝》《太平天国》等,但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区分影视作品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2.组织辩论会和编排历史剧。通过辩论,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历史剧表演纳入教育渠道,是现代历史教育的必然趋势。编排历史剧可以让历史教学内容活起来,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乐在其中,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