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小议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陈志新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262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化学概念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难点之一。从加强概念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意识强化和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科学探究

概念教学无疑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其难度亦非常明显,抽象、枯燥、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要求高(严谨、全面)。如何在概念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师生共同经历概念的产生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灵活处理概念,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每一个化学概念,都有特定的名称、定义,是在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因需而生的,其形成背景、应用条件、限制范围、变化历程皆有不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概念教学所忌讳的。应针对不同概念的各自特点,探寻相应合适之法,以获取直观、通俗、简洁、趣味、自然的教学效果。

1.顾名思义法。直接从概念的名称上解读概念的内涵是最简捷的途径,谓顾名思义。如同位素(元素周期表中居于同一方格位置上的元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分子式)异构体、同系(系列)物、酸碱中和滴定、气体摩尔体积、元素周期律、价(化合价)电子、共用电子对、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催化氧化反应、铝热反应、官(管,管理、决定)能(功能,化学特性)团(集团,原子或原子团)等。有些概念通过名称直接解读尚有困难,可适当点拨以帮助理解。如盐类的水解,名称已明确指示为“盐类”,是盐类因“水”而解(复分解)。故这一概念涉及两个因素——盐与水。至于二者作用的机理以及规律性,则是后续教学所要探究的问题。

通过顾名思义法学习概念,将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起引导、提示作用。学生感到这种方法的妙处,进而享受到概念学习的乐趣,必然萌发科学探究的情感。

2.按图索骥法。根据概念定义的内容要求,亲自去做一做(动笔演算或动手实验),让学生在亲历中自然形成概念,要比教师单纯口头讲解效果好。这种教学方法谓按图索骥。

教学时师生同步互动进行实验,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创造才能的激发。其它如萃取、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皆可尝试。按图索骥法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要求,并能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

二、准确理解概念,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化学概念有着严密的科学定义,教学中抓住概念的要领,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而且能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可逆反应”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定义中的前提“在同一条件下”。因此,确定两个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它们发生反应的条件就成为了“度量尺”。抓住了概念的核心内涵,对正确区分概念大有帮助。抓住概念的核心内涵,学生必须对定义的严密性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作深入思考辨析的基础之上,对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大有帮助。

三、全面把握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概念有简单有复杂,学生初学时往往知其一点不及其余。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一个概念的完整认识,需要从多侧面多角度甚至分阶段加以把握。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阶段是从物质在反应中得氧和失氧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这是不够全面的。在高中阶段,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不仅能分析有得氧和失氧关系的反应,还能分析虽没有得氧和失氧关系,但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的反应。而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就更为完善更为本质。同样的,燃烧的概念在初中教材里定义为“有氧气参加”,在高中则为“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这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阶段性有关。再如惰性气体、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芳香烃等都存在现在与过去概念在内涵上的变化。探究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既充满神秘,又布满坎坷。但错误是允许的,错误中常孕育成功之路。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学,它还能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加强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协和关于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分析论述[J].学周刊,2018,(15)。

[2]宋国贤高中化学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

[3]李梅浅谈高中化学的多元化教学[J].才智,2017,(26)。

[4]申宁萍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