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阳升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桥办事处中心校
【摘要】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境界,如何加快这种融合?审美的科学性,从双重的生命尊重开始;课堂情感氛围,与学生审美体验共消长;个体审美行为,在审美交流中升华。
【关键词】加快科学性和人文性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66-02
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境界。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发现,新颖独到的设计所建构的审美情境,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和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而在学生的审美心理中,更渴望人文内涵丰富的课堂。譬如,当学生欣赏人类远古时代的器物鱼纹盆时,他们的目光最终会集中到那盆边的鱼纹上,而在其最后的表象中,也是鱼纹最清晰,这说明人文艺术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如果没有盆的话,鱼纹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了。语文审美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只有科学性和人文性交相融洽,学生的审美心理才能趋于健康、饱满和丰富,才能进入自觉而深刻的生命体验。那么,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学科如何加快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呢?
一、审美的科学性,从双重的生命尊重开始。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准确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现着色彩斑斓的世界,传达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意和深刻的生命哲思。科学的审美认知首先是从尊重作者的生命个体开始的。文本中那些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的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特别是作者的主体意识、创造精神、独立人格等人文内容,我们首先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去准确地认知、领会,之后才是人文性接纳。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对生命的解读,一旦被学生的情感所认同,作者的生命观便会被他们随之接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命观。所以,我们必须科学而深入地解读课文,从更深远的层次上把握作者对生命的沉思,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实现对作者的人格尊重。《荷塘月色》中,作者由眼前的荷塘忽然想起六朝时江南采莲的事情来。他写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他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作者为什么忽然由眼前的荷塘想到南朝的荷塘,想起采莲的事情?如果我们不从尊重作者的生命意识去认识,就不会读出作者内心的南朝情结。在作者心中,南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正是生命自由和生命活力的象征,南朝文人的个性因而得到了空前的释放。而千余年过去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则是个性压抑、社会动荡!作者想到南朝,正是其生命意识的苏醒和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要靠“行走”在古代才能排遣内心的苦闷,这是多么的悲哀。有了这样“科学”的认识,我们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实现对作者的尊重。
生命尊重的另一重含义就是老师的教学过程要实现对学生的理解、宽容、接纳和尊重。从教师教学策略的层面上来说,无论哪一个学生,只要他们的感受有一定的审美依据,我们就不能轻易否定,而应该大胆予以肯定和赏识,即“尊重生命个体”。
在一次作文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听这样一个关于“魔鬼”的故事,之后让学生以“诚信”为话题进行假设、交流。故事如下:
大森林里,孩子听到了呼叫:“快放我出去”!声音从大树底下传来。孩子顺着声音找去,在大树底下挖出了一个瓶子。于是,小孩打开了瓶盖。一股轻烟从瓶子里冒出,霎时,变成一个巨大的魔鬼!小孩很害怕。魔鬼说:“你准备死吧!我发过誓,谁先放我出来,我就杀死谁!”小孩说:“是我先放你出来的,可你这么大,怎么能钻到这个瓶子里去呢?”魔鬼说:“就让你死个明白吧!”于是化作一缕轻烟,钻入瓶子里..
这其实是一个作文情境,我想让学生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假设。传统课堂的审美假设一般是“孩子立即盖上瓶盖,仍将瓶子埋藏在树下,并且说,‘我还要在这儿立一块牌子,告诉所有的人——魔鬼永远改变不了本性。’”这是传统课堂审美最快最直接的答案,也可能是传统审美理念中最好的答案!但新课程理念拒绝这种“惟一”。这节课,学生从对人类生存的忧虑出发,根据语境,纷纷假设了适合自己的故事结局。我们来看:
片断一:小孩立刻盖上瓶盖。魔鬼说:“快放我出来!”小孩就松开了手,魔鬼说:“你准备死吧。”“为什么?”“我说过,谁先放我出来我就杀死谁!”“可是第一次放你出来时,你并没有杀死我呀!而且,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放你出来啊!”魔鬼说:“既然这样,那就再见吧。”说完魔鬼就化作轻烟飞走了。
理由:在诚信的原则下,魔鬼也要遵守自己的承诺!
片断二:小孩立刻盖上瓶盖。魔鬼求饶说:“放我出来吧!我将赠你一块神奇的镜子!让你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能治好你妈妈的病!”于是,小孩就把魔鬼放出来了。魔鬼果然给小孩一个镜子,小孩子用这面镜子治好了她妈妈的病和周围所有人的病。
理由:小孩的心灵是一片纯洁的天空,我们要播种诚信。
学生对情节的审美假设都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就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对诚信的追寻和召唤。阿莫纳什维利说:“如果笼罩在教室里的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的精神充满着敏感性和同情心,充满着互相理解和关心,这种“燃料”的推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审美多样性,那么,将有多少审美创新的火花被熄灭?我们也可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会联想,不会想像,不会选择,缺乏审美自主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大胆的、出格的表述,我们不妨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同感,多一点理解,这样,科学性和人文性融合的语文教育的春天就会到来。
二、课堂情感氛围,与学生审美体验共消长。
审美过程中,学生心理的人文背景与文本相遇,文本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在主体参与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被发现,在互动交流中呈现动态化,这时,人——本之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阅读认知和审美感受,从而实现人——本、人——人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学生个体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尊重。教师并不仅仅是给学生“加进”多少外在的这种思想那种精神,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色彩的特定教学氛围。当学生进入其中展开活动时,能获得很丰富的感受,从而唤起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审美活动的意义和趣味。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氛围,常常和学生的审美体验共消长。
学习《绿》,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在轻松的音乐中播放介绍梅雨潭风光的录像,之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看,一边听,柔美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深情的语言,仿佛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梅雨潭边,学生沉浸到了美丽的梅雨潭景色中,沉浸在对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学习、理解之中了。我认为,音乐、画面所创设的情境,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与梅雨潭交融了,学生更多的是感受了作者生命的活力。因此,科学和人文的融合,首先要结合文体的人文性,创设人文氛围,然后才是科学的认知。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这样,教学时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以陶冶其情操,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荷花淀》中,水生嫂们有着真挚的情感,但却分外深沉含蓄。明明都惦念得不行,但谁也不肯直说。有的说“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说“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有的说“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丰盛的情感蕴含在对话之中。“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把丈夫比拟为拴不住的脱僵的野马,其中蕴含着说不尽的复杂的情感:寻夫未遇的恼恨,柔情蜜意的爱恋,淡淡的自豪,轻轻的责怪..这种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的含蓄美,如果不给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时间,而只是设计几道题目让他们做做,他们的体味就要大打折扣。因而,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含蓄美的“感染”上。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将同名电影进行剪辑,加上现实白洋淀风光制成电脑光盘,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学生在美丽的荷花淀风光中,感受了电影人物对话的含蓄美,接着教师才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进行品味、朗读。学生在具体优美的情境中,用跳动的心去感受、去领略,从而实现了和作者交流、和人物对话,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次,如果学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体验课堂的生命乐趣,他们就会成熟得较快。因此,科学性和文本审美得到真正的融合的过程,就是教师以科学的策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清新的审美氛围中享受最大限度的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又会使学生不断激活知识结构,增强认知动力,获得更丰富的人文浸润。这时,审美情境和审美感受自然融合,而学生则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三、个体审美行为,在审美交流中升华。
审美活动中,学生的心理遵循这样的流程:学生感知和体验文本,审美对象的意义被个体内化,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理解,紧接着是教师的指令、反馈、调控、评价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审美认知碰撞和升华,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格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审美理解,亦即对阅读对象内容的理解。如果审美过程仅仅表现为单个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行为,个体和个体的审美碰撞和融合是不能发生的,因为沟通是进一步发生审美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就是教师以科学的教学观念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教材的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人文内容里,不断沟通,不断反思,从而实现审美深化。
这让我想起一次“关于现象和本质”的作文训练——阜阳“大头娃娃”事件被曝光后,我组织学生以“关于现象和本质”为题,对“奶粉和杀人”进行事件的审美解读。在认识交流中,多数同学认为,这个事件说明商品经营者的良知出了问题,要重视进行诚信教育,这只是表面的浅显的解读。这时,有一位同学将话题指向了“杀人奶粉”的制造源头时,我适时的投影了一张幻灯片:怎样的制造商?我的目的是要将学生引向更深入的解读境界。当同学们从幻灯片上读到不少厂家只是租一间民房、雇几个工人就开张,有的甚至连生产经营场所都没有,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就已经拿到了由卫生监督和工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时,一个个义愤填膺,顿时便交流走向了高潮。有同学问,“杀人奶粉”的制造商何以能在相关管理者的眼皮底下肆意妄为?有同学说,管理部门实际上充当了“杀人奶粉”的“庇护所”、看家护院的“帮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对经营者的批判最终指向了对制造商和管理部门的声讨,审美上升了更高的水平。这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的理解,深入感受事件的社会性价值,自觉体会有毒奶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事实上,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升华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沟通是实现审美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审美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学生在审美沟通中创造、提升,所以,审美理解和沟通决定着审美活动的始发。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我们教师忽视,大家总是习惯于自己唱独角戏。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使知识脱去“尘土”、恢复生机、变得愈益鲜活的过程,即知识的“活化”过程,人文的交流过程,而不是仅仅在“传递知识”。学习《祝福》,怎样让鲁四老爷复活?怎样让课堂充满人文的光辉?我让学生表演鲁四,让学生体验鲁四的话。学生先在下面模拟,再上台表演交流。他们想象着四叔的发火、骂人、很没有面子的情形..十分投入。交流中,当课堂上响起众多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各种各样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四叔”的姿态便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走向了成熟。在交流中,学生更多的是对“四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中生命的灰色和无奈的揣测、模仿、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不就是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吗?在这样的课堂上,科学策略和人文的精神难道不是真正的融合吗?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河南教育报刊社,2009(1~2)
2语文课标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3新课程校本教研.新华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