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春王芳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261300
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和教师,大家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家校成功的携手,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来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家访是工作中的一项,怎样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顺利开展工作,达到大家共同的教育目的呢?这需要艺术,需要真诚,需要有效的方式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一、摆正双方位置。首先就是尊重家长,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教师与家长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是朋友,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走到了一起。在与家长交流时,不要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把眼前的家长当成不经世事的孩子,事无巨细都要一一教导他们,如此这般,家长会心中不满;再如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到家长头上,凭借着自己读的那几本心理学,数落家长种种不对,家长会感到自己教育方法很失败,满怀愧疚,下一次可能不会再来与老师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面前的家长,是一无是处的批判对象?是所知甚少的学生?还是共同切磋的伙伴?角色定位不对,往往就容易演错了戏。教师心中摆正双方的关系,才能达到我们家访的目的。
二、注意沟通技巧。要想成功地与家长沟通,可以适当地运用一点沟通技巧。如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要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如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要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这样,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谈话时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沟通,为以后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作好沟通备课。沟通前,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在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要比较具体,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如果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陷入被动状态,就会很尴尬,影响在家长中的威信。在具体实践中,要主动告诉家长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意见、每个孩子的表现、他们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谈话的内容要集中、具有针对性,家长也会因老师如此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高兴,迅速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
四、及时准确的沟通。发现孩子们的点滴变化,特别是发现一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或者其他的问题,要及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进步了,自然很高兴;而及时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也会很感激老师。还可以主动将电话、QQ号、邮箱等告诉家长,方便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随时联系,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息更畅通,更有利于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利于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五、巧用表扬批评。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教师都要斟酌用词,做到多表扬,从各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毫不吝啬地表扬孩子的进步,感谢家长的努力与配合。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学生这样,家长也这样。在家长面前多表扬孩子,更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间接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当然,该批评的事情还是得批评,但批评可以委婉一点、真诚一点,点到为止。要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再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足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弱点。
六、沟通要因人而异。如,初一时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隔壁镇,由于路程远所以住宿。但他比较娇气,总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读书了。而家长比较疼爱他,就也想帮他转学。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家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离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然后跟他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接受并采纳了我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终于适应了学校住宿生活。
正如教学中教无定法一样,与家长沟通也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教师与家长之间达成默契,联系并不在于一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极因素。用“真诚”与“尊重”,赢得家长的信任,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家长和教师都愉快和谐地走在家校之间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