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731799
摘要:用情感打动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这一特征呢?本人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究,现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意欲共同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中就有一项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应当把知识能力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采取有效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和交流,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从而贯彻情感教育,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艺术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会大大提升,语文素养也会有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并把这些因素与具体的语文教材相结合,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情感教育中,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更是一种人文性工具,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综合素质,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世界观。情感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为主要的三个方面就是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在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有语言文字和隐含情感等。从语文教师这个角度看,情感因素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表达;从学生这个角度看,情感因素体现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对教师的态度等方面。
二、具体实施途径
1.创设情境,导之入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从而开展情感教育。必须让导入富有感情,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内容呈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注意教学语言运用的艺术性和优美性,用语言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脑海中构建出贴合材料的画面,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登岳阳楼》中,教师应当饱含感情地进行朗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杜甫的无奈。教师应当牢牢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对内容进行深入的情感发掘,用优美的声线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注重朗读语感和节奏的把握,让学生缓慢陷入生动的情境之中,从而让他们体会和感悟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文章的感情中。学生应当通过感情化朗读和扮演来进行课堂活动,为了把任务演绎好,他们会仔细研读和揣摩文章中的一字一句,从而充分吃透文章。
2.与教材相得益彰。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多种媒介来助力语文教学。例如,在讲解语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从而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进行文章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思路。这种情境设置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大大提升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解《芦花荡》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白洋淀的风景图片和记录视频,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苇塘的静谧幽深,从而感受到当时革命先烈所处的环境背景,这也有助于他们对人物的理解。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语文是以语言的交流为基础的,因此,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语文阅读、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等等,这几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日积月累的,学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因此,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来源于课堂,还需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例如可以在课下开展公园探秘活动、敬老院探望老人活动、少年宫文化学习活动等,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爱探索的天性,能够寓教于乐,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人文化的情感实践。当实践完成之后,应当及时组织课堂交流,让他们相互之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从而达到一种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的开展方法和教学思路,并积极落实到实践中,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品艳阳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J].教师(下),2013,(7)。
[2]王俊生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