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耀斌1徐成2
(1宣城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242000)
(2广德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242000)
【中图分类号】R13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92-01
1.案例资料
(1)简要案情
2013年4月14日中午12时许,安徽省广德县XX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当地骨粉厂有一员工失踪,XX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和厂里工人在附近寻找,最终在骨粉厂后院墙外的一污水池旁边发现一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辨认,该具尸体系骨粉厂失踪男子董某。
(2)现场勘查
污水池位于该厂后院墙处,污水池高60cm,长240cm,宽120cm,污水池上盖有一大小为240cm×120cm的铁皮,四周及边角压有砖块。尸体发现位置位于污水池旁一排水沟内,该排水沟宽35cm,深40cm,内有黑色污水流淌,水面距沟底7cm。尸体俯面朝下,头面部、右上肢、右下肢埋于排水沟内,左上肢、左下肢位于地面上,其中左下肢距污水池10cm。
(3)尸体检验
董某尸斑呈紫绿色,指压不褪色,颜面、胸部、腹部皮肤及口唇粘膜、牙龈粘膜亦呈紫绿色。双眼睑球结膜充血,片状融合。口、鼻腔出血。左额部有一大小为6.0cm×9.0cm大小的表皮剥脱。左前臂中段前外侧、右腋窝外侧、右肘下方后内侧、左小腿上段前侧、左膝部、左内侧踝、右大腿下段前外侧、右小腿中段前内侧均见散在的点、片状表皮剥脱。指(趾)甲紫绀。解剖见左额部4.5cm×7.0cm头皮下出血,颅骨无骨折;喉头粘膜充血水肿、点片状出血;双肺淤血水肿,触之有“握雪感”;双侧肺浆膜、心外膜下点状出血。
(4)病理检验
肺切面暗红色、水肿,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淡红色水肿液。脑、心、肾、脾、胰等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5)毒化检验
送检胃及胃内容物中未检出常规毒物成分。
(6)理化检验
董某肺组织中检出硫化氢成分,尿液硫化氢强阳性,心血PH值呈酸性。提取现场污水池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浓度为0.061%。
2.资料摘要
硫化氢(hydrogen,H2S)是一种无色而有腐蛋臭味的挥发性气体。硫化氢多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或有含硫的有机物腐败后产生。腐败尸体可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粪坑、下水道、腌渍池、阴沟渠等处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亦可经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甚为缓慢。硫化氢通过以下途径代谢:a.在血红素类化合物氧化下变为多硫化合物中间体,再经肝脏中硫化物氧化酶的氧化生成硫代硫酸盐,最后在肝、肾中的亚硫酸盐氧化酶催化和谷胱甘肽激发下氧化生成硫酸盐;b.在硫醇-S-转甲基酶作用下,硫化氢甲基化而生成低毒甲硫醇和甲硫醚,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c.小部分以硫化氢原形从呼气排出。毒理作用:吸入后的硫化氢很快在上呼吸道被湿润的粘膜所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和氢硫酸。进入血液的硫化氢主要分布在脑、肝、肾、肠中。a.在极高浓度760~1000mg/m?作用下,直接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立即或数秒钟内反射性呼吸抑制,或直接作用于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麻痹,致电击样死亡;b.硫化氢中毒机制与氰化物相似,它在体内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结合,从而阻碍其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含Fe?﹢),抑制细胞中电子传递和分子氧的利用,引起细胞窒息或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是硫化氢中毒的主要靶器官;c.当浓度在70~760mg/m?之间,中毒后以刺激症状和呼吸道损伤为主,硫化氢可在眼和呼吸道溶解,并与水分子结合成氢硫酸刺激粘膜,引起角膜炎、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和肺水肿。硫化氢对心肌损伤可能是心肌缺氧及硫化氢直接损害心肌所致。中毒致死量:根据硫化氢吸入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出现中毒症状也不尽相同。吸入浓度700mg/m?以上15~40分钟,可发生肺水肿,中毒性脑病症状,如谵妄、不安、躁动、惊厥、昏迷、皮肤粘膜发绀等,最终窒息而死亡。吸入浓度1000mg/m?以上者,数秒内呼吸中枢麻痹引起窒息死亡。[1]
3.分析
本例尸体检验中所见尸斑呈紫绿色,颜面部、胸部、腹部皮肤也呈紫绿色,这与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硫化血红蛋白有关,颜色酷似腐败尸绿。结合双眼睑球结膜充血,双肺触之呈握雪感,双肺浆膜下及心外膜下点状出血,指(趾)甲紫绀等窒息症状,均与高浓度H2S中毒的尸体征象相符。并且,通过实验室检查董某肺组织中检出硫化氢成分,尿液硫化氢强阳性,心血PH值呈酸性。应可认定董某系H2S中毒死亡。
4.现场重建
本案例中现场为当地一家骨粉厂,其骨粉生产主要是将大量死鸡高温蒸馏及焚烧,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H2S的污水。故通过上述现场勘查及法医学尸检,可对当日事发进行下述重建:
死者当日前去污水池处进行常规检查(后经证实工厂内检修污水池工作为死者所负责),在污水池旁中毒,后从污水池上摔至排水沟内(其左额部头皮下出血应系摔跌所致),最终因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H2S气体后中毒而死亡。
参考资料
[1]黄光照,汪德文.法医毒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