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

魏金玲

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付家庄医院感控科116000

【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科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症状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及预防等综合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0.5%,2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2%,未发生院内感染;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6.7%,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4%。发生2例院内感染。可见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预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避免院内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预防;综合护理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嗜肝性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有五种: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尚有约10%的肝炎病人无法确定其病原,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尚未发现的肝炎病毒[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9.5±2.1)岁,其中甲肝4例,乙肝26例,丙肝12例。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炎、荨麻疹等血清病样表现。

(2)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降低、厌油、呕恶、腹胀、肝区痛。

(3)不同程度的发热。

(4)皮肤、眼巩膜黄染,尿色发黄,如浓茶样。

(5)肝大,有触痛,脾脏肿大。但重症肝炎可有肝脏缩小(叩诊肝浊音界减小)。

(6)重症肝炎可有出血、昏迷、腹水、尿少等症状。

两组患者以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症状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及预防等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1.2.1一般护理

(1)按消化道或体液传染病隔离。

(2)急性期卧床休息。

(3)生活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做好皮肤护理,勤洗澡或床上擦浴,勤更衣及被单,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昏迷及大量腹水者勤翻身,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2]。

(4)给予清淡,适合口味饮食。食欲好转后给予丰富营养、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慢性肝炎尤应给予高蛋白饮食。疑有肝昏迷者则应限制蛋白摄入。有水肿、腹水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有糖尿病或肥胖者,不宜进食高糖或高热量饮食,以防脂肪肝。有食道静脉曲张者,防尖硬食物刺破食道血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1.2.2症状护理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注意热型及并发症。

(2)发热期间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3)腹胀时予以半卧位,禁食产气食物。

(4)皮肤瘙痒者,可协助病人进行温水擦浴。

1.2.3并发症的护理

(1)肝性脑病:①观察生命体征及精神错乱,自我能力下降,嗜睡,扑击样震颤等要及时处理。②禁食蛋白质,给予糖类为主要食物,意识障碍者遵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3]。③保持大便通畅,禁用肥皂水灌肠。④禁用止痛、麻痹、安眠、镇静类药物。

(2)消化道出血: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呕血,黑便的量、色、性质、次数,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②卧床休息及时清理呕血和便血。

(3)腹水的观察:①定期测量腹围,记录出入量及体重。②大量腹水者取半卧位,轻度腹水者取平卧位。③腹腔穿刺放腹水前,督促患者排尿,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腹穿后及时送检标本。

(4)电解质紊乱:①遵医嘱监测血生化,血气分析指标。②水电解质紊乱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5)感染:①监测呼吸、体温、脉搏的变化规律。②腹水患者注意腹痛的变化。

1.2.4健康指导

(1)宣传普及肝炎的预防知识,以减少肝炎的发病几率,易感人群可进行(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2)预防甲肝要做好粪便管理,保护水源,搞好食品卫生,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

(3)强调急性肝炎彻底治愈的重要性,宣传肝炎迁延对人体的危害,对休息、饮食用药等问题要给予具体指导,并嘱患者按时复查[4]。

1.2.5预防措施

(1)传染源管理:①对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根据其病情确定是否住院。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和国家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但要加强随访。②对与患者和携带者密切接触者应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2)传播途径预防:针对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主要是搞好食品卫生及个人卫生,切断经水和食品传播的途径。而对于经血液、性生活和母婴途径传播的乙肝、丙肝,特别是乙肝应加强血源管理,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防止医源性传播。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性交时应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5]。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目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有疫苗,可以进行免疫接种。

2观察指标与结果

2.1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及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根据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查异常,再结合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检查即可确诊[6]。诊断时应明确诊断肝炎的临床类型或慢性病毒携带者。

本研究中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0.5%,2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2%,未发生院内感染;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6.7%,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4%。发生2例院内感染。可见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预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避免院内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文.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效果措施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3).

[2]金锦玉.探析病毒性肝炎的控制传播与预防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5,(17).

[3]季大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Z3):48-49.

[4]郭丹,邹礼.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及预防保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54).

[5]卜凡叶,杨锡梅,刘艳辉.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症46例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

[6]姜丽明,朱孝芬,宋培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