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李卓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李卓敏

李卓敏

身份证号码:45010619830628xxxx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逐年正规化、科学化、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目前我国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主要技术,本文主要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关键点,在施工中的具体控制措施及管理环节,介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与控制裂缝的相关技术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引言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的施工企业实施比较好,有利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中非常普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实际的施工裂缝问题为根据,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裂缝进行控制,并且将应对和预防裂缝的措施全面地掌握住,才能够对混凝土施工裂缝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对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应同时满足生产工艺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其水平施工缝设置应满足规范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供选择的模板包括木模板、钢模板和钢木模板,其中木模板保温效果较好,而钢模板对保温不利,采用时应满足温控要求。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验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制订温度控制技术方案。

1.2混合料配合比及其材料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速率过快而形成过大的温度应力,施工单位在经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0,可采用混凝土试件60天后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交工验收及评定的依据。具体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确保满足设计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工作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剂量,并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升温速度为原则。

二、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2.1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所使用材料的缺陷导致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是由水泥浆、粗细骨料、混凝土等组成的多种材料,本身组织材料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先天存在缺陷,会出现微裂缝,这些微裂缝产生是由材料作用形成的。首先,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本身的泌水作用,在施工时如果不注重振捣工作就会造成振捣不密实,内部水分会收到一些粗骨料的阻滞而无法溢出。在混凝土结构干燥之后,就会形成深部的微裂缝。

2.2温度差造成的砼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结构材料的作用导致,另一方面是受外界气温变化导致的。首先,当大体积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等,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散热,产生水化热,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也会相应升高。现场应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140mm左右较为适宜,过小不易泵送,并有可能堵泵,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在30~50cm之内。地泵和泵车的冷却水槽要注满水并定时更换,防止砂、石磨伤液压缸活塞杆。

2.3约束作用下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极容易收到外界约束作用的影响,当其表面收缩过程中收到内部的约束时,就会产生裂缝;当混凝土结构墙体较长而且没有设置相应的收缩缝时,其收缩也会受到约束产生裂缝。同时,混凝土刚浇筑时由于受水化热的作用,混凝土的体积会膨胀;在外约束作用下,就会产生压应力,当混凝达到压力临界点时就是形成裂缝。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3.1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配比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定要保证好它的抗压性,也就是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用水量不能够太多。因此,在我们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的情况下,应该注重减低大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水量的配比,注重减低大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有利于生产出一些强度高、韧度好、弹性好、抗裂性好的混凝土结构。

3.2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入模温度其实指的就是在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最好是控制在二十五摄氏度以下。如果我们遇到入模温度高于二十五摄氏度的情况时,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设置一些遮阳棚来控制外界温度的影响、向混凝土结构适当的洒水减温、在水平输送管道上洒水、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通风良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下设置水箱进行降温。

3.3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

3.4约束条件的改善

在岩石地基或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减少垂直收缩裂缝可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进行隔离层的铺设。通常采取涂刷一层3mm~5mm厚的沥青或干铺二毡三油做隔离层。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采取后浇带,即在结构中适当部位每隔20m~30m预留宽为0.5m~1m的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30天~40天后封闭。

3.5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养护主要为了保证混凝土有一定温度和湿度,并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主要通过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混凝土终凝后在其表面上浇水养护,在基础表面及模板侧面覆盖石棉被保温。其次,可以利用蛇皮布、湿麻袋临时覆盖解决混凝土面振捣搓面作业时,利用双层塑料薄膜解决二次振捣,混凝土面的保湿养护问题,但环境气温高,太阳曝晒下,湿度显然不够,用自来水直接喷洒,混凝土表面降温较大,内外温差值大,采用循环冷却水抽取的热水进行撒水养护,既能解决保湿问题,又能满足内外温差的保温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技术人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该技术交底,技术控制人员要时刻注意施工中的违规操作,及时的整改施工技术的漏洞,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冶金建筑协会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陈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

[4]陆士强.膨胀剂在大体积混凝土和薄壁混凝土中的应用[J].混凝土.2001.

[5]张锡恒.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1.

[6]李大华,胡志勇,陈艳梅.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