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QC小组活动亮点挖掘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创新型QC小组活动亮点挖掘与探讨

夏玉娟丁磊于沛高文迦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摘要:结合QC小组活动准则和活动经验,分析了创新型QC小组活动八个环节需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各活动环节中可以挖掘的亮点。

关键词:QC小组;创新型;亮点

1前言

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是面向各岗位一线员工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改进和创新活动,由员工自主参与,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QC小组活动包括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两大类,随着各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创新型QC小组活动在企业质量改进和创新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QC小组活动准则及活动经验,按创新型QC小组活动的步骤,分析和探讨了各个活动环节需注意的问题。

2各活动环节亮点探讨

创新型QC小组活动需按PDCA的循环步骤开展,包括选择课题、设定目标与目标可行性分析、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标准化和总结与下一步打算八个步骤。

2.1选择课题

小组应针对现有技术、工艺、技能等无法实现或满足工作任务的需求,运用新思维选择创新课题。选题环节要注重成果总结的表达,着重于必要性和创新性,并注意以下问题。

1)区别于科研立项等技术背景

选题必要性阐述过程不宜过多对技术层面或行业等大背景进行描述,而应直指必要性,思路清晰、阐述简洁。

2)把握好“改进”与“创新”的度

改进不是创新,创新需有全新的元素,对创新对象或陈旧的技术、工艺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时,需把握好“改进”与“创新”的度,避免将“创新”描述成了“改进”。

3)重视查新环节

QC小组活动准则中明确要求选题应针对需求进行借鉴查新,查新是创新性的一种体现,目前的创新型QC小组活动中查新工作做得比较少,因此做好查新工作可成为课题选择的亮点。查新需采用合理的方式,并应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查新对象范围的确定要科学。

4)适当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课题可行性论证不是强制要求,但创新性活动基本都存在不可行风险。结合课题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进一步突出选题的意义及合理性。课题可行性分析需要与后面课题目标可行性分析相互区分,避免重复工作。

2.2设定目标与目标可行性分析

选定课题后,小组应紧密围绕课题设定具体的目标,并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

1)处理好与课题选择的衔接

课题选择时可以为设定目标先作一定的铺垫,使目标设定自然承接于课题必要性与创新性,并尽量体现出课题的难点和创新性。

2)合理量化创新的目的

课题目标的设定最终需落实到具体的量化指标上,并需交待指标的由来,如生产指令、标准要求、计算值或生产预期值等。对于难以量化的目标,可考虑多角度分解,如对于实现某一特定操作功能的课题,可以从操作可靠性(量化指标:操作合格率)、操作便利性(量化指标:操作力或力矩)、操作效率(量化指标:操作时间)等角度进行分解量化。

3)指标不宜多

课题目标设置得过多会增加后续提出方案及制定对策及等环节的活动难度,易导致逻辑混乱,因此目标不宜过多。设定目标时若相关指标较多,需舍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指标,关键指标较多时可考虑对多个目标进行融合。

4)目标可行性分析客观化

目标可行性分析是必要环节,主要靠间接分析的手段,一般从小组人员配备、具备的基础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再结合课题特点,放开思路进行客观分析,则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将目标值与同类对象的表现值进行直观数据比较、通过合理简化进行理论分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预测、用简单的类比试验判断目标的合理性等。

2.3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是创新型课题最关键的一步,小组应围绕课题目标,合理提出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方案提出与确定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层次,既要体现课题的创新性,又要有大量的客观依据。

1)清晰的方案层次

清晰的方案层次较容易直观判断所提出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首先提出多种总体方案,总体方案要具有创新性和独立性,体现创新性是活动的难点,很少有小组能处理好这一点,因此可从总体方案的创新性上挖掘亮点。

提出总体方案后,通过客观比选确定最佳总体方案,再对最佳总体方案进一步分析与分解,提出多层面的分级方案,分级方案需分层细化到可执行和实施的具体方案,分级方案应具有可比性,比选后确定各自的优选方案,最终形成课题的最佳方案。

2)方案比选应客观、科学

首先需确定合理的比选指标,指标需有客观的依据,如标准、技术手册、科学调研、仿真试验或实物试验等;比较指标应尽可能量化,或具有明显的0/1特性。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合理的试验来进行方案比选,通过试验来进行方案决策更具说服力,也更能体现课题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2.4制定对策

确定课题最佳方案后,应针对各分级方案的末级优选方案制定对策。

1)对策与末级优选方案严格对应

对策与末级优选方案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方案分解细化足够充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对策。对策内容应明确,具有直观的可执行性。

2)合理量化对策目标

每条对策都有对应的目标,对策目标应尽量为量化指标,指标的确定要有客观依据,且必须具有可达性。实际活动过程中,量化全部对策目标有较大难度,对策目标提出与量化时小组还有必要思考其与课题目标的内在逻辑关系,如若能合理量化全部对策目标,并让对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映射课题目标,则可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3)对策措施尽量体现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对策措施应具体、全面,明确出小组成员具体需要做的工作,尽量少地将“采购……”和“外委加工……”之类不需小组成员干实质工作的活动作为对策内容,而应体现出小组成员的高度参与特征。

2.5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是活动的实施阶段,针对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对策开展具体工作并验证对策效果。

1)按对策措施逐一展开

对策实施是对对策措施的展开,与对策措施一一对应,对策实施环节要求小组成员按计划阶段内容开展具体工作,是“做”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充分体现小组成员做的具体工作。

2)注重实施效果的客观真实性

科学合理地验证实施效果也可以成为活动的亮点。首先应有合理的手段检验对策目标是否达到,并拿出实施过程相关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整理总结以说明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型活动本身具有探索性,实施效果出现不理想的情况是正常且允许的,可根据效果来调整措施再重新实施,活动过程中若出现这种情况,成果总结时如实表达出不断反复的实施过程,更能体现小组的创造性和活动的创新性。

另外,QC小组活动准则要求,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很少有创新型课题做过这一验证工作,小组活动过程中可结合课题情况,在该验证环节尝试挖掘亮点。

2.6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活动的检查阶段,主要是检查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查过程与对策实施的过程及实施效果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自然承接于对策实施。

确认课题目标后,一般还需对创新活动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效益分析应客观、合理,切忌盲目夸大,尤其是经济效益,应从QC小组活动本身来进行界定,不可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潜在应用的效益作为QC小组活动的经济效益。从成本角度来说创新型活动更多是投入型的,经济效益出现负的情况也是极有可能的,根据活动情况如实分析即可。

2.7标准化

标准化是将创新成果固化成技术标准、图纸、工艺、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文件,将创新过程材料存档备案的过程。根据创新成果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成果固化形式及文件类型开展标准化工作,以便于创新成果后续的推广及应用。小组在标准化环节不宜有过多的活动准则外的发挥,如有的小组在标准化时跟踪成果应用情况,可能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2.8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最后应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的打算。总结过程要注意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小组在专业和管理技术及小组成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重点体现出活动的创新性,并客观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打算做的课题。

总结阶段大多数小组都只停留在意识、知识等抽象层面,如若能结合创新性和专业技术,对活动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客观总结,才能更好地为下一次活动提供经验。

3结语

创新型QC小组活动各个环节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活动过程应严格按照PDCA的顺序逐步开展。整个活动要着重体现小组的创新工作,多用数据和试验说明问题,尊重事实,数据应客观真实,试验需科学合理。结合课题具体特点,深入做好每一个环节,既要遵守标准要求,又要尽量挖掘各个环节的亮点,才能确保活动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T/CAQ10201-2016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2]浅议QC小组活动的持续推进[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