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8例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8例观察

王奎王镇澜(通讯作者)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为治疗组采取以酪酸梭菌活菌片与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症状况。结果:接受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治疗组其实际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因而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酪酸梭菌片;参苓白术散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48-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以及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症候群,通常缺乏能够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代谢等方面异常的证据。采用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24例。其中,治疗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4例,女性10例,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是(39.2±5.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5±5.2)岁,这些患者都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临床类型(1)痉挛性结肠(痉挛性便秘、痉挛性“结肠炎”),最突出的症状体现为下腹部痛(尤其是左下腹)与便秘;(2)无痛性腹泻(即神经性腹泻,属于粘液性“结肠炎”),通常会有一个持续不变的病程;(3)腹泻和便秘症状交替,交替的时间是长短不一的,常见的IBS主要为腹泻型。

1.2.2选择标准(1)年龄≥18周岁;(2)按罗马Ⅲ诊断标准确诊;(3)超过25%的排便是松散/糊状便、水样便;(4)无心肝肾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严重疾病。

1.2.3排除标准(1)器质性疾病引发的腹泻、腹痛、腹部不适;(2)年龄<18周岁;(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4)微生态制剂过敏。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即采用奥替溴铵片,服用方法:口服、3片/次、3次/d,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调整。

1.3.2治疗组对于治疗组,对患者采取以酪酸梭菌活菌片与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的方法,具体如下:(1)让患者服用酪酸梭菌活菌片(商品名:常立宁,规格:350mg/片,含酪酸梭菌CGMCC0313.1活菌数不低于1.5×107CFU/g,生产厂家: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83),3片/次,3次/d,或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并记录;两组的用药疗程均为6~8周。(2)对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方组为:党参、白芍、葛根、莲子各15g,山药、防风、白扁豆、天冬和麦冬各10g,白术12g,桔梗、柴胡各9g,茯苓、薏苡仁各20g,砂仁、薄荷、炙甘草各6g,蝉蜕3g。具体使用中,可随症加减:①腹胀、消化不良,加用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5g;②腹痛严重,重用白芍,同时加用延胡索9g;③大便粘液多,加用白芷、枳实各12g;④心烦、失眠、多梦,加用远志、酸枣仁各12g;⑤泄泻日久、脾虚夹湿,去除方中党参、白术,加用羌活15g、防风10g;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用升麻6g、柴胡l0g。服用剂量为每日1剂,水煎200ml,分两次温服;同时口服黄连素片0.3g,3次/d。

1.3.3观察标准以上两组均为4周一个疗程,及时告知患者病情,以解除其顾虑,并提高治疗信心,保持心情的愉悦,控制起居有节,忌辛辣、生冷、油腻。(1)在疗程内,每周观察1次患者主要症状、舌苔脉象和改善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2)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泄泻、腹痛、腹胀、脘腹痞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等,将主要症状分级计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2、4、6分。

1.4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在疗程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等症状消失;(2)有效:在疗程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等症状改善;(3)无效:疗程内粪便性状、次数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等症状均未无好转,甚至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7.0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若是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

经统计,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依旧存在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排便不尽感、焦虑等症状的患者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分析

经统计,治疗8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主要特征为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更改。在临床上,腹痛是IBS最主要症状,尤其是进食后,患者的腹痛会加重,而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腹痛位置多为下腹部,其性质多样、程度各异,可能伴有腹泻或便秘、腹胀。

研究表明,IBS应为一种免疫—炎症模式的胃肠道疾病,由微生物导致的肠道局部持续性、低级别的炎症反应状态。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时,采用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酪酸梭菌片联合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部的不适症状,通过治疗组的良好临床疗效,证实了该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录山.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J].河南中医,2014,34(4):767-768.

[2]葛明,徐天舒,万茜,等.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放射性肠炎30例[J].陕西中医,2014(9):1125-1127.

[3]龙再菊,关露春.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