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郑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郑军

郑军

(德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铜仁565200)

【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减少输液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还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61-01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快速、大量的失血导致内环境紊乱,灌注不足,还会引发组织无氧代谢、严重酸中毒等一些病理生理的变化,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会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主要是采用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循环患者的血压和血容量,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也会引起机体代偿机制紊乱的发生。本研究主要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以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3.5±3.2)岁;受伤类型:坠落伤13例,挤压伤10例,砸伤11例,交通事故伤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2±3.1)岁;受伤类型:坠落伤12例,挤压伤9例,砸伤12例,交通事故伤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充分液体复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给予患者置入深静脉导管,静脉输注比例3:1的平衡液及血浆,当患者的收缩压达到90mmHg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输注速度,收缩压要保持在85~95mmHg,一直到止血成功为止。

观察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具体方法:给予患者置入深静脉导管,将配置比例为3:1的平衡液及血浆给患者静脉输注,当收缩压到达70mmHg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输注速度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收缩压控制在65~75mmHg以内,直到止血成功为止。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及凝血酶原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输液量为(992±290)ml;凝血酶原时间:入院时为(10.2±1.5)s,治疗后为(11.8±1.4)。对照组患者的输液量为(1980±310)ml;凝血酶原时间:入院时为(10.3±1.4)s,治疗后为(16.7±1.5)。研究组的输液量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率

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死亡5例(12.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死亡12例(30.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比较高,该病发病后,患者通常会有血压降低、血液循环减慢等表现,如果不及时给予救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止血,充足的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传统方法,该方法可以缓解休克症状,但是大量液体复苏会增加血液的丢失量、干扰血管的收缩,从而发生酸中毒等现象[2]。限制性液体复苏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显著改善休克症状,而且稀释血液不会过度,可有效保护机体的凝血功能[3]。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诊治资料,将其分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研究组40例及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的对照组40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不仅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输液量及凝血酶原时间,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院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永洛,李志义.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3):118-119.

[2]杨敏,周艳林.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9):79-80.

[3]赵光普,徐刚.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