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薛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中医院;新疆8332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统计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详细情况,就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表现以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常见一系列由于用药方式、用药剂量、药物选择等不恰到导致的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威胁,通过了解患者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成因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能够提高对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6-0294-01

在医院临床用药当中,保证用药安全不仅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院方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也十分关键。为此,分析医院临床用药的用药不良反应具体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用药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十分有必要。为了具体了解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统计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统计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1—72岁,平均年龄43.8岁。

1.2方法

使用回顾分析研究方式对本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了解不良反应报告中显示患者不良反应的表现,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区间;对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发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用药不良反应报告中给药方式所占比例。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软件对本次研究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为结果检验,以百分数(%)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表1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表现

影响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份数构成比(%)

3讨论

在医院临床用药当中,用药不良反应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内容,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疾病治疗可靠性和安全性,了解用药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了我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用药不良反应具体情况,了解到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初步估计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组织器官逐渐退化有关,另外成年人的不良反应率要高于儿童患者,这可能与成年患者的人员组成基数较大有关。对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即为皮肤损伤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多数为皮疹等,另外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情况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大多为腹痛、腹泻等症状,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或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相对较少。在对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研究显示,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应用重要注射剂治疗所致,其次是抗感染药物,由此可见,不同药物应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不相同。鉴于上述内容的研究,医务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中,需要注意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用药群体的治疗,同时注意控制药物的用量以及给药方式,尽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了我院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从其中发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中药注射剂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抗感染药物。综上可知,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常见一系列由于用药方式、用药剂量、药物选择等不恰到导致的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威胁,通过了解患者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成因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能够提高对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马进良.浅谈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6(04):75+78.

[2]沈斌.医院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9):49-50.

[3]谢华,王荣,贾正平,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及医院合理用药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08):744-747.

[4]陆晓晖,黄凯文,何敬成.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J].江西中医药,2013,44(08):60-62.

[5]焦丽,陈晓谕,许戈琳.某医院用药不良反应179例特点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07):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