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楚江苏展李双齐吴昊李焱(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096-02
【摘要】目的讨论足部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距下关节脱位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整复可获得成功,整复后效果常是好的,但可并发缺血性坏死。若复位失败,常是因为趾长伸肌、腓骨肌、胫前肌、胫后肌、关节囊、伸肌支持带、距舟关节韧带和骨软骨碎片阻碍。此时必须行手术治疗。
【关键字】足部关节脱位治疗
1距下关节脱位
距下关节脱位实际包括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常见向内侧移位,是指足和跟骨移位到距骨的内侧。损伤机制是由内翻暴力使载距突做为距骨体的一个支点,骨先产生距舟关节脱位,然后是距下关节脱位。亦有外侧、前方、后方脱位。临床上可以触到距骨头,其表面皮肤紧张,有时苍白。如果复位不及时,常可造成局部皮肤损伤或坏死。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整复可获得成功,整复后效果常是好的,但可并发缺血性坏死。若复位失败,常是因为趾长伸肌、腓骨肌、胫前肌、胫后肌、关节囊、伸肌支持带、距舟关节韧带和骨软骨碎片阻碍。此时必须行手术治疗。
距下关节切开复位术:
1.1指征:
1.1.1距下关节脱位,因软组织阻挡不能复位者。
1.1.2距骨全脱位。
1.2麻醉和体位:硬膜外麻醉,仰卧位。
1.3操作步骤:
1.3.1切口:踝前正中切口,从踝关节近端起到骰骨处纵行切开7cm。
1.3.2显露:沿伸腱支持带,注意保护胫前血管、神经,于胫前肌与伸趾肌间隙到达距下关节处。清除距骨头颈部缠绕的软组织,彻底显露距下关节和跗中关节。
1.3.3复位与固定:用骨撬或骨膜剥离器利用杠杆力撬拔距”下,注意保护关节面软骨,在复位同时助手维持足部牵引并少沿脱位相反方向推压。在距骨完全脱位时,可上下撬动关节面,用力牵引跟骨,于足背屈的同时,将距骨挤压入踝穴。距跟关节融合了防止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可将距跟关节软骨面凿去,行一期距跟关节融合术,并用螺钉或克氏针交叉固定。
1.4术后处理:短腿石膏管型固定3周。为了防止术后肢体肿胀,行石膏固定不要过紧;如过紧,可将石膏纵行切开减压。以后改用行走石膏固定。8~12周拆除外固定摄X线片,骨愈合后足承重,功能练习。
2跖跗关节脱位
跖跗关节脱位较少见,常伴有骨折,所以有人称之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由于骨折和脱位同时发生,在临床上误诊率约占20%。一般以2~5跖骨一并向外、向背脱位居多,但亦有5个跖跗关节同时向外侧、背侧脱位,或向外、跖侧脱位,或者一个、两个跖跗关节脱位。这些均是由于解剖特点的关系,在跖骨和跗骨间由背侧和跖侧韧带相连,跖侧韧带比背侧韧带坚固,所以损伤后易向背侧移位。第二至五跖骨基底之间有横韧带相连,而1~2跖骨基底之间无此韧带。1~3跖骨分别与1~3楔骨有韧带相连,4~5跖骨韧带只与骰骨相连,第二跖骨基部尚有一斜韧带与第一楔骨相连。第二跖骨较长,而第二楔骨较短,使第二跖骨嵌入1~3楔骨间的穴中,像一个梢子阻挡全部跖骨基底部的侧方移位。如第二跖骨基部骨折,则可能发生全部跖骨基部同时向外侧或背侧移位;亦可能第一跖骨向内侧移位,而其余的则向外侧移位。
临床可发现足中区明显肿胀,当对照对侧肢体时可以看到足的长度变短。前足外展、后足内收;前足和后足之间可以跖屈和背屈,其关节周围引出疼痛。触诊可以发现第二跖骨基底楔形的轮廓,在跖跗关节处异常活动。应摄X线正、侧、斜位片,不仔细观察X线片早期易漏诊。这类骨折脱位常伴有血管损伤,引起远端血循环障碍,需紧急复位。如手法复位成功,位置不稳定时,可经皮通过第一跖骨及第五跖骨远端穿入粗克氏针,通过跖跗关节分别同骰骨和第一楔骨画定。复位固定后要摄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必要时摄对侧X线片对比。复位满意后行小腿石膏固定,注意对足弓塑形。如果手法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跖跗关节切开复位术]
2.1指征
2.1.1经手法复位失败者。
2.1.2陈旧性跖跗关节脱位未复位者。
2.2麻醉和体位:同前。
2.3操作步骤
2.3.1足背侧切口:于足背第三趾长伸肌腱旁,超过跖跗关节处纵行7~8cm。如多个关节脱位,采用几个相互平行切口。
2.3.2显露与复位:切开软组织,注意保护伸趾肌腱,直达跖跗关节区。首先看清楚脱位的部位和方向,然后可纵向牵引达到复位。如牵拉后仍不能复位,可利用骨膜剥离器的杠杆作用撬动使其复位。对于陈旧性脱位,要首先松解周围组织,清除关节内残存的肉芽组织,然后复位。复位后不稳定者,可用克氏针分别从第一跖骨和第五跖骨穿入楔骨及骰骨固定。
2.4术后处理:术后行小腿石膏管型固定于中立位,注意足弓塑形。石膏前方开窗,以防肿胀。4~6周后拔除克氏针,改行走石膏固定。8周后拆除石膏,配足弓形垫3个月。
3跗中关节脱位
跗中关节因其结构稳定,极少发生脱位,但遇有强大外力时可与骨折同时发生。多系来自足前部扭转暴力引起,以距舟、跟骰关节脱位多见。常见向内侧、外侧、跖侧移位。早期病例以手法复位较简便,然后小腿石膏固定6~8周。若合并距骨移位及楔骨移位,可用背屈复位,必要时切开复位。
[跗中关节切开复位术]
3.1指征
3.1.1跗中关节脱位不能手法复位者。
3.1.2手法复位失败者。
3.2麻醉和体位:同前。
3.3操作步骤
3.3.1切口:于距舟关节背侧作一长6~7cm纵切口。
3.3.2显露与复位:切开皮下组织并牵开,显露距骨头,有时可见趾伸肌腱、关节囊、距舟关节韧带被嵌夹在舟骨和距骨之间。牵拉出被嵌顿的组织,牵引足前部,将钝性剥离器插入到跖侧移位的关节端,撬起脱位的舟骨或距骨,同时将移向背侧的关节端下压,使其复位。
3.3.3固定:若复位后不稳定,可穿入1~2根克氏针固定。
3.3.4术后处理:小腿石膏管型中立位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拔去克氏针改行走石膏靴,8周后去掉石膏,置足弓垫3~6周负重行走。
4跖趾、趾间关节脱位
跖趾关节脱位较少见。以第一跖趾关节脱位多发,由直接暴力或高空坠落时拇趾过度背伸损伤而引起,往往近节趾骨向背侧移位。在第一跖骨背面,跖骨头嵌入跨短屈肌腱外侧两个头之间,跖骨头被关节囊和深部的跖横韧带所嵌顿(类似手部掌指关节)。在局麻下作手法复位,先将趾过伸,然后向远端牵引即可复位。复位后用背侧金属板固定2~3周。若复位失败,可在第一跖趾关节内侧作4cm纵切口,显露跖骨头,牵引拇趾并极度屈曲跖趾关节即可复位,同时修复关节囊。也有人主张用足底进路,但要小心足底血管、神经束。术后石膏托固定2~3周,穿负重鞋2周。
趾间关节多系开放性损伤,以拇趾及小趾多见,可在清创同时将其复位。如果闭合性脱位,在局麻下牵引复位,并同邻近趾用胶布条缠绕固定2~3周,注意两趾间要垫薄纱布或棉花,胶布条缠绕不要过紧,以免肿胀压迫趾血管。也可自趾间纵向使用注射针头固定。
参考文献
[1]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1.1157-1158.
[2]曲家富,曹立海,王志伟等.中前足严重损伤的治疗(附137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