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符培栋于林涛
关键词: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YP
临床心内科常见疾病的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1]。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会加重病情,猝死概率大大提升,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心率失常是因心脏脉搏节律、频率、起源位置与传导速度等发生异常导致,根据患者发病期间心室率的差异将心律失常分为缓慢型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律失常。通常情况下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率居多,属于急诊就诊中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往往会出现室性早搏、房颤、房扑以及室动过速等症状。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患者中以老年居多,患有该病后,会使原发病病情加重外,还会导致患者心功能退化,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加各类不良反应的出现。临床常用药物对患者心律失常症状进行控制,降低猝死可能性[2]。在短时间内使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速率对于避免老年患者心脏功能恶化,预防并发症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中,笔者将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接收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用药方式,观察使用胺碘酮对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经诊断符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肿瘤患者,意识模糊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有甲亢,预激综合征等症状的患者,排除对治疗方式不认可或不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患者,排除对治疗所用药物有过敏史或近期使用过同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均已知晓医生用药方式并同意接受治疗。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9-73岁,平均(62.1±2.6)岁;男患者24例,女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63.6±3.3)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先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措施包括降血压血脂,抗凝,降低心肌耗氧,抗血小板聚集等。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4mg(溶媒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621)25ml进行静脉注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碘酮(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294)静脉滴注方式进行治疗,每次150mg,滴注速率维持在0.5mg/min-1mg/min。在治疗期间要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出现的症状实时调整滴定速率,治疗时间为48-72h。若患者首次用药后出现心律不稳的症状,则增加负荷量,用药时间间隔在30min左右,同时给予患者0.2g盐酸胺碘酮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843)实行口服治疗,每日3次,持续用药7d后将药量调整至每次0.4g。对于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与复律失败患者立即采用电复律的治疗方式。所有复律成功患者均需保证胺碘酮注射液持续滴注,最开始6h,每分钟滴注量为1mg,随后将用药量逐渐调整为0.5mg/min,持续用药时间为5d。患者在静脉注射胺碘酮第二天开始口服胺碘酮片,口服用药方式同出现心率不齐患者用药方式一样。在患者服药期间,及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取得最佳疗效。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经过治疗后,患者心率恢复到正常且无收缩,头晕头痛与心胸烦闷等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心率比正常值稍快,收缩频次较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心率未有改善或出现恶化,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对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在80-10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0-79分为满意,评分小于等于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记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士s)描述,组间经t和x²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患者疗效对比
对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实施不同用药方式后分析发现,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分别为25例,16例和4例;对照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分别为17例,16例和12例。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高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时使用胺碘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详情见表2
2.3患者满意度对比
治疗结束后,将发放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回,对患者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人数分别为例例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人数分别为例例例,实验组总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快速心率失常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使患者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心脏舒张期用时减少,心室率加快。短时间内使心率失常患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避免各种不良反应出现,对于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在治疗心率失常时,要先控制病因或去除病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心率失常严重情况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临床多用β受体阻断类、钙通道阻断类和钠通道阻断类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延长患者动作电位实相使患者心率快速达到正常人的水平[3]。属于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物得到利多卡因可作为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低剂量时,能够使心肌细胞内的钾离子主动向细胞外转移,降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可使患者心肌自律性降低,可以起到抗室性心率失常作用。而高浓度使用时,血药浓度过高会使患者心脏传导速度变慢,使患者心肌收缩力受抑制,使心排血量大幅度降低,不利于治疗。该药物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过心脏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且部分研究者认为该药物虽能降低室颤发生率,但对于患者死亡率的降低似乎并无明显的效果。属于多通道阻滞剂的胺碘酮在临床上多背用来心绞痛、增加冠脉供血和降低心肌耗氧等方面,因其具有对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的抑制作用而被尝试用做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于患者心动过速有显著抑制作用,使患者心率自律性增加[5]。临床研究并未发现该药物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普遍认为这种药物是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胺碘酮可以使不同部位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延长,可以消除折返造成的激动,通过抑制心房与心肌纤维离子内流等方式使传导速度降低[6]。该药物能够使甲状腺素代谢受到影响,可有助于患者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扩张,具有较好的除颤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因心率失常出现死亡的概率。在使用静脉注射方式滴注胺碘酮时,要注意穿刺部位防护,对药物用量和滴注速率及滴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降低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本次研究中,接受胺碘酮治疗的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胺碘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副反应较少,不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增加,且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积极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卫娟.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4):87+89.
[2]李茂辉,许文华.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9-69.
[3]王巧云.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引起的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50-51.
[4]尤一新.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广州医药,2017(6):82-83.
[5]郑斌.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7(14):212-213.
[6]杨晓慧.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20):105-106.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