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增长中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财政支出增长中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刘艳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呈增长趋势,而相对于GDP的数额则呈“U”型变化,这些变化背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各因素值得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

中图分类号:F81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26-01

收稿日期:2009-02-19

作者简介:刘艳(1986-),女,四川成都人,学生,从事财政学研究。

一、我国财政支出的基本状况

就世界各国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年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二、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中的规模分析

1978年后,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快速增长,但占GDP的比重呈倒“U”型变化,具体的是1978年后呈下降趋势,从30.96%下降到1995年的11.67%,1996年后呈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原因是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商品经济,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政府财政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企业、个人倾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直到20世纪中期后比重才重新上涨,回到20%以上。这种倒“U”型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在经济转型中的独特变化。

按照经典的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支出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1996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比率不断降低,受经济制度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1996年后,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据测算,在1978—1995年间,我国财政支出的平均弹性为0.6,表现出这一个时期中国支出增长是落后于GDP的增长的,1996—2004年的财政支出的平均弹性为2.1,快于GDP的增长,这主要是我国为了克服由于紧缩的财政措施使我国自1992年的高通货膨胀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萎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地发行国债,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迅速扩大。这种依靠预算外资金的方式,不能使公共支出规模走上与GDP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且会加重财政偿还国债的负担。在1978—2004年间,中国的边际财政支出倾向为0.185,表示GDP每增长1元,财政支出增长为0.185。这种结果反映了我国的财政支出与GDP增长不适应,也反映出中国财政制度上的存在问题,即中国财政支出制度的无弹性特征。因此要改变中国财政支出弹性小与边际财政支出水平低的状况,还需进行财政制度上的改革。

三、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中的结构分析

理论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逻辑起点来自对市场失灵的判断,而政府支出行为的必要性就在于弥补商场失灵。在实践当中,如何判断政府支出行为的合理性,我们只能依赖于对特定环境的分析,寻找特定环境下市场失灵的程度和范围,以此来推定政府支出行为的合理性。但是,即使我们依此作出科学的判断,由于预算收入的约束,政府支出也不可能完全覆盖市场失灵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政府总会选择干预市场失灵的重点以及这个重点在不同时间段的转换。当然,这个转换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体现政府干预经济意图的财政支出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其范围和重点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路径根据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可知,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支出的重点在于基本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力量的壮大,政府支出的重点也由原先的以基本建设为主逐渐转向私人消费品补偿性公共支出,而这种公共消费支出的水平完全取决于市场对公共消费品的收入弹性。随着私人部门收入的增加,政府公共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攀升,因为市场对政府支出的要求随着收入增加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既然在财政收入的约束下,政府存在干预的重点以及这种重点在不同时期间的转换,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政府支出重点的确定是否合理等都是既客观又主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袁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