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邢涛(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泌尿外科山西太原030053)
【中图分类号】R73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54-02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寻各年龄阶段发病构成,近几年睾丸肿瘤构成的变化,不同类型睾丸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探讨肿瘤标记物(AFP,HCG)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收集西山煤电职工集团公司总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睾丸肿瘤患者临床病历和随访资料。本组120例,年龄2岁至74岁,平均35岁;左侧为57例,右侧为58例,双侧5例;原发性肿瘤119例,继发性肿瘤1例。隐睾病史者15例,右侧隐睾9例,左侧隐睾2例,双侧隐睾4例。发病睾丸位于腹股沟区1例,位于腹腔内13例。良性肿瘤6例,为表皮样囊肿4例,睾丸腺瘤样瘤2例。临床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的88例,阴囊坠胀疼痛者23例。腹痛者9例,均为腹腔内巨大占位(体积均>10cm×10cm×8cm),性质为绞痛。以恶心,呕吐肠梗阻症状为首发症状2例。以鞘膜积液为首发1例。查体可见睾丸肿瘤多数质硬,表面光滑,张力高,1例囊性质软(表皮样囊肿);1例表面凹凸不平(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压痛阳性者30例,不伴触痛者90例。合并有睾丸鞘膜积液者15例,伴精索静脉曲张者3例。
1.2治疗方法:120例均行手术治疗,6例睾丸良性肿瘤行睾丸部分切除术,余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RO)。其中42例采用6MV—X高能直线加速器或60Co治疗机放射治疗。56例行化疗,生殖细胞肿瘤,常采用PEB和EP方案;非霍奇金性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和BACOP方案。
1.3随访:以患者接受手术之日为开始观察时间,起始时间为2005年12月,截止至2012年3月31日。通过复查病历、门诊复查、定期电话及信函方式对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计算。本组随访率为92%。
1.4统计方法:本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各组的生存率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各组时点生存率。
2结果与讨论
2.1隐睾是睾丸癌变的高危因素,隐睾病史多出现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并且精原细胞瘤多于非精原细胞瘤。本组中隐睾病史占12.5%,均出现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腹内型隐睾占隐睾的96.7%,隐睾病例中精原细胞瘤为66.7%。
表1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与隐睾的关系
病理类型总计隐睾非隐睾
精原细胞瘤531043
非精原细胞瘤36531
2.2本组精原细胞瘤中HCG或β-HCG阳性者达45.3%,HCG阳性者所占的比例随着分期增加而升高,β-HCG随着分级增加均值也在增加,而HCG均值的变化趋势不明显。HCG阳性精原细胞瘤1,3,5年生存率为91.7%,82.9%,61.9%,而HCG阴性1,3,5年生存率为96.4%,84.8%,84.8%。两组生存率进行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表2
非精原细胞瘤(mIU/ml)Ⅰ期Ⅱ期Ⅲ期
β-HCG3.510.922.33
HCG37.5531.5128.39
2.3本组非精原细胞瘤分布在40岁以下;瘤标升高者占非精原细胞瘤的77.1%,随着分期的增加,HCG和AFP均值逐渐升高,而β-HCG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瘤标阳性的非精原细胞瘤1、3、5年的生存率为88.9%,77.6%,64.0%,瘤标阴性的非精原细胞瘤1、3、5年生存率为87.5%,72.9%,58.3%,进行生存率整体检验,未见明显差异性。
表3瘤标与非精原细胞瘤的关系
非精原细胞瘤Ⅰ期Ⅱ期Ⅲ期
AFP(μg/L)328.89598.85621.06
β-HCG(mIU/ml)56.500.888.17
HCG(mIU/ml)2.806.83234.38
2.4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非霍奇金性淋巴瘤1、3、5年生存率变化。
表4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病理类型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
精原细胞瘤96.2%84.2%75.3%
非精原细胞瘤88.6%76.6%62.4%
非霍奇金性淋巴瘤85.0%64.3%35.7%
睾丸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Fonkalsrud发现未降睾丸、经固定的隐睾以及隐睾对侧的正常睾丸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未降睾丸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为正常睾丸的30-50倍。Halme等报道73例隐睾肿瘤中,腹腔内隐睾发生的肿瘤中精原细胞瘤87%。
本组非精原细胞瘤分布在40岁以下;10岁以下均为卵黄囊瘤,其发病多认为是先天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精原细胞瘤集中在30-50岁;横纹肌肉瘤分布在10-30岁;非霍奇金性淋巴瘤的散点图可以看出40岁及70岁左右为两个高峰期。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提示:(1)隐睾是睾丸癌变的高危因素,隐睾病史多出现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并且精原细胞瘤多于非精原细胞瘤。(2)非精原细胞瘤常见于40岁以下;精原细胞瘤好发于30-50岁;非霍奇金性淋巴瘤在40岁及7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期。(3)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瘤标阳性者1、3、5年的生存率均高于瘤标阴性者,但生存率整体比较均无差异性。(4)精原细胞瘤1、3、5年生存率高于非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1、3、5年生存率高于非霍奇金性淋巴瘤,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参考文献
[1]KhanO,ProtheroeA.Testiscancer.PostgradMedJ,2007,83(984):624—632.
[2]AlberP,AlbrechtW,AIgabaF,eta1.GuidelinesonTesficularCancerIEAU,2008.
[3]RobertJ,GracmeB,BarryBoston,etal.NCC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eolngy,testicularcancer:NCC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