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0014;2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0014
摘要:目的:分析济南市市中区高血压疾病的流行性特点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济南市市区常住居民2061例,分别进行血压检测与疾病控制调查,总结其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发病率及疾病控制率等多因素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伴随年龄上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及控制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同时,除65岁以上样本外,男性居民的患病率与血压均显著高于女性,但控制率明显低于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在济南市居民中有着较高的患病率,高血压已成为危害济南市城市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对确诊的病人予以系统管理,进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指导与系统的药物治疗等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不利于血压控制的行为习惯和有效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济南;高血压;流行病学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1],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是衡量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2]。近年来,济南市社区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济南高血压的患病状况却不很清楚。为了解济南市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与分布特征,笔者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济南市市区常住居民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合并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调查及分析,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济南市市中区常住居民,监测对象为全区18~69岁常驻居民(在调查地居住6个月以上),在调查户内共同居住、吃饭的保姆、雇工等非亲缘关系的成员也属于调查对象范畴。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取入户调查方式,首先针对患者开展血压检测,连续测量2次血压,取平均值,所有测量血压的医护人员均经过正规培训。再分别进行资料统计,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发病率以及疾病控制率等。
1.2.2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即为高血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定义为能坚持长期规则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占全部患者的百分比。控制率定义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1.3质量控制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医师测量血压、入户调查、填写调查表。原始数据按统一要求用双录法录入,并作两遍核对。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EpiData3.0软件,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样本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应调查2100人,共调查对象2061人,应答率为98.1%,。其中男性928人(45.0%),女性1133人(55.0%);18~24岁103例(5.0%),25~34岁462例(22.4%),35~44岁537例(26.1%),45~54岁388例(18.8%),55~64岁359例(17.4%),65岁以上212例(10.3%)。
2.2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本组研究对象中不同性别、年龄样本的患病率、血压水平及控制率详见表1。其中伴随年龄上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及控制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同时,除65岁以上样本外,男性居民的患病率与血压均显著高于女性,但控制率明显低于女性。
表1研究对象患病率、血压水平与控制率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规律是制定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的重要步骤[3]。2000~2001年顾东风等对12省市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5~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8.8%,与1991年相比增加了16.5%[4]。2002年赵秀丽等对14省市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5~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51.5%。目前控制率低仍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5]。美国卫生部门制定计划,预计于2010年使高血压控制率达到50%,而我国目前还缺乏类似的计划和目标[6]。非洛地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研究(FEBER研究)证明,联合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到140/90mmHg以内时,各种心血管事件均明显降低。本研究中伴随年龄上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及控制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同时,除65岁以上样本外,男性居民的患病率与血压均显著高于女性,但控制率明显低于女性。
原发性高血压在济南市居民中有着较高的患病率,高血压已成为危害济南市城市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但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在城乡开展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在群众中普及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加强对基层医师的培训。对确诊的病人予以系统管理,进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指导与系统的药物治疗等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不利于血压控制的行为习惯和有效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犀,王新亮,庞志红,等.神经导航辅助下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体会[J].医疗装备,2014,27(9):50-51.
[2]廖俊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J].特别健康:下,2014,51(3):41-42.
[3]杨婷婷,赵玉娟.北方农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J].心脏杂志,2012,24(5):658-662.
[4]孙欣萍,辛莉,吴立旗,等.5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01-1303.
[5]张德磊,翟淑波,王晶华,等.203例高血压患儿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2):2238-2240.
[6]曹勇英,房静,谢静,等.火车司乘人员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