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 3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李文斌

李文斌(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100)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429-03

夏桂成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妇科教学、临床、科研近六十载,创立心-肾-子宫轴学说,在中医妇科疾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补肾调周法”,因进修学习笔者有机会2005年侍诊夏教授一年,亲聆其教诲、受益匪浅。对夏教授“调理月经周期法”及系列的调周方药的运用,体会颇深。该法不仅体现《易经》六十四卦阴爻阳爻的消长变化原理,《内经》“上工治未病”精神,更是“因势利导”在临床的具体运用范例。现将部分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临床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早期的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的分为4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经夏教授多年摸索后的调周法按7个时期论治: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通过燮理阴阳达到修复、重建月经周期。

①经后初期:月经干净后3-5天,亦有更长时间者,表现为无明显带下。治当滋阴养血,阴虚轻者,方用归芍地黄汤,常用药: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阴虚重者,雌激素偏低,癸水衰少者,可用二甲地黄汤,常用药:龟板、鳖甲、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牡丹皮、茯苓、紫河车、山茱萸、怀牛膝等峻补肾阴。

②经后中期:月经干净3-5天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出现少量带下。治当滋阴养血,稍佐助阳,须加入少量助阳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常选滋肾生肝饮合菟蓉散,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续断、菟丝子、肉苁蓉、泽泻等,阳中求阴。

③经后末期:时间较短,一般2d~3d,与经间期相连。表现带下量增多,或有少量锦丝带。治当滋阴助阳,阴阳并调。经后末期常与经间排卵期密切相关,接近重阴的较高水平,这时需要阴阳并调,并却促使其气血活动,方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怀牛膝、杜仲、五灵脂、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等。

④经间排卵期:一般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以出现较多透明锦丝样带下为标志,持续时间根据数律分别有7、5、3天不同。治当补肾活血。夏教授自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紫石英(鹿角片)、五灵脂、红花、川芎等。

⑤经前期前半期,又称黄体期。出现高温相6-7天之内。为阳长运动的重要时期,此期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此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此乃法中之法。常用药物: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紫石英、杜仲、巴戟天、党参、炒白术、木香等。

⑥经前后半期,即月经来潮前6-7天,重阳维持期,也即前人所谓经前期,前人所谓“经血未动,理气为先”即指指此时,常采用理气之法,通过理气来为行经作准备。故经前期理气为主,稍佐助阳。常用方有加减越鞠丸、丹栀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等。常用药物:丹参、赤芍、白芍、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紫石英、苍术、香附、五灵脂、山楂、绿萼梅等品。

⑦行经期:重阳转阴,彻底排出应泄之经血,“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常用五味调经汤,常用药:苍术、香附、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泽兰、益母草、五灵脂、续断、茯苓、川牛膝、艾叶等。

痛经案例:

某女,20岁。痛经6年,患者自初潮后即有痛经,来潮时需服止痛片,月经史:14岁6-7/30天,量中,有时有血块,夹腐肉样物,经行大便稀,行经第二天小腹痛甚。初诊:现经行第1天,腰酸乳胀,大便偏稀,脉细弦,舌淡红,苔腻,辨证属肾虚偏阳,心肝气郁,夹有血瘀。方选痛经汤。制钩藤10g、益母草15g、五灵脂10g、川牛膝10g、茯苓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丹参10g、赤芍10g、木香9g、元胡10g、川断10g、肉桂5g、泽兰叶10g7剂。二诊:月经周期第8天,经净后l天,劳累后腰酸腰痛,脉细弦,舌红苔腻。予以滋阴养血,疏肝理气,方选归芍地黄汤加越鞠二陈汤加减。丹参10g、赤白芍各10g、淮山药10g、山萸肉9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桑寄生10g、怀牛膝10g、制苍术10g、广郁金10g、木香9g7剂。三诊:月经周期第15d,出现拉丝样白带2天,BBT未升。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间排卵期论治,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方药:丹参10g、赤白芍各10g、淮山药10g、山萸肉9g、炒丹皮10g、茯苓10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紫石英(先煎)10g、五灵脂10g、广木香9g、杜仲10g,12剂服完后月经来潮,下腹痛明显减轻,血块少,无腐肉样物,大便稀亦好转。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两个月经周期,经来下腹痛未再发作,彻底治愈了痛经。

按语:痛经的治疗需要掌握重要的时间,保证经间排卵期的顺利转化;保证经前期的阳长是治愈痛经的不二法门。痛经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经前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

卵巢早衰案例

李女,19岁,近2年来月经量少稀发,因症状不典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因停经3月来就诊,月经史:14岁6-7/30,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痛经(-);未婚,否认有同居史。女性内分泌检测:FSH80IU/L、LH35IU/L、E222;西医诊断:卵巢早衰。因患者尚未生育拒绝激素治疗,听说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故慕名而来。现患者无白带,阴道干,大便干,脉细弦,舌红苔腻。从心肾论治,治当清心滋肾,燮理阴阳。方选清心滋肾汤。钩藤10g、炒丹皮10g、莲子心5g、黄连3g、青龙齿(先煎)10g、紫贝齿(先煎)10g、太子参15g、浮小麦30g、郁金10g、合欢皮15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熟地黄10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炙龟板10g。二诊:7剂后有少量白带,但大便拉稀,又投清心健脾汤,钩藤10g、炒丹皮10g、莲子心5g、紫贝齿10g、浮小麦30g、太子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木香9g、陈皮6g、砂仁(后下)5g、六曲10g、郁金10g、合欢皮15g、淮山药10g、山茱萸9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因患者路途遥远,要求多开一些,予14剂,三诊:白带明显增多,但大便不干,投健固汤。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木香9g、陈皮6g、炒川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巴戟天6g、五灵脂10g、赤芍10g、白芍10g、荆芥炭6g,7剂后出现BBT高温相,成功诱发排卵,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三月,测量BBT出现典型双相体温,每月出现排卵性月经。

按语:卵巢早衰常无明确病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患者夜间长期在网吧当管理员,持续2年晚上不睡觉,导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出现肾阴亏虚,水亏则上不能既济心火,下不能涵养胞宫,造成胞宫闭塞,出现月经量少或停闭。治疗原则使心气心火下降,同时滋养肾水,心肾合治,水火既济,可诱发排卵,重建月经周期。

崩漏案例

王某,女,16岁。初经来潮2年,月经2-3月一行,甚则闭经。经行量多如注,色鲜红有血块,腹不痛,卧床休息出血稍减,伴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心情烦躁,腰酸,夜寐亦差,脉细弦数,舌质偏红,边有紫气。辨证属阴虚火旺,夹有血瘀,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方取固经丸加味。炙龟版(先煎)30克,炒黄柏、炒川断、白芍、椿根白皮各10克,大小蓟女贞予、大小蓟各10克、墨旱莲各20克,炒蒲黄10克、炒五灵脂10克、炒荆芥6克,莲子芯5克,服药7剂,出血减少,烦躁睡眠有好转,再服二至地黄汤合加味失笑散7剂,经血始净,经净后从补肾调周治之,如此治疗4月方逐渐建立周期。

按语:前人治疗崩漏有“塞流澄源复旧”之说,当务之急首先控制出血,该患者是学生,功课多压力大,心肝经火旺,肝火下扰子宫血海,形成血热病机,肝火下耗肾水,又形成阴虚病机,同时夹有血瘀,所以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先用固经汤控制出血,然后用二至地黄汤促使肝肾之阴的恢复,再用补肾调周法调治,帮助建立月经周期,达到彻底控制出血。

乳癖案例

某女,28岁:经前乳房胀痛1年,伴有乳头触痛,心情烦躁,易怒,腰酸。月经史:14岁5/28,量中等,色暗红,夹有血块,有痛经;生育史:2-0-2-2;B超示:双乳腺增生。初诊:经周15天,锦丝带较多,按经间期论治,治当补肾活血促排卵。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茱萸9g丹皮10g茯苓10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鹿角片(先煎)10五灵脂各10g马鞭草15g炒荆芥6g,予7剂。二诊:经周第25天,乳房胀痛伴乳g头触痛,心情烦躁,腰酸,夜寐欠安,大便成形,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前期论治,治当补肾助阳,疏肝理气。方选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药用:丹参10g赤芍10g炒白芍10g山药10g炒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鹿角片(先煎)10g五灵脂10g制苍术10g郁金10g木香9g玫瑰花6g钩藤10g莲子芯5g5剂。三诊: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月经昨来潮,治当疏肝调经。方选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加减。制苍术10g制香附10g炒丹皮10g丹参10g生山楂10g赤芍10g泽兰叶10g五灵脂10g益母草10g川断10g茯苓10g川牛膝10g艾叶6g,5剂。如此调治3个月后,经前经前乳房胀痛大大缓解。

按语:中医“乳癖”西医称为“乳腺囊性增生”,以往均将此病归入外科学范畴,但由于的本病起因与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一般认为此病与卵巢功能失调,体内雌孕激素失调,激素的不足造成雌激素相对过剩,乳腺的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有的形成乳腺纤维瘤。常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伴见,所以放在这里一并介绍。中医认为属肾(阳)虚肝郁,脾运失健,痰瘀凝聚所致。治疗重点在经前期,顺应经前期这一时期阳长的特点,予以补肾助阳疏肝、严重者结合软坚散结,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夏桂成.实用妇科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夏桂成.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