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实验操作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过程中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被重新定位在人文社科的交叉位置,也决定了其离不开实验教学。
关键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06-01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地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与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其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培养学生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实现素质教育。
二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1.直接演示法
直接演示地理实验配合讲解,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兴趣。
2.学生自主操作法
学生动手操作地理实验,获得亲身感受,在知识的理解上将更为深刻。
例1:对地球自转、公转和经纬网的理解。初一学生往往形象思维占优势,但学习所涉及的部分知识较抽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如用乒乓球、苹果或橘子模拟地球的形状,在上面画经纬网线,标上度数,进而画上四条虚线、赤道及本初子午线,找出五带。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对于经纬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等很容易理解,之后的半球的划分等的学习,学生已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思维,对后面的大洲、大洋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3.多媒体模拟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已经走上众多学校和学科的课堂,成为课堂常规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一体化。对于地理学科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和复杂的变化过程及细微的结构等,有效地利用多维空间,动静结合,潜移默化地一一化解,能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三地理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地理实验的设计要能正确反映某一地理过程的内在规律,实验的结果要能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由于大量的地理实验是模拟实验,并不需要精确的实验数据,只要能正确说明地理事实即可,对于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地方,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说明。
2.可操作性原则
实验的设计应从地理教学实际出发,考虑自己学校、学生的条件,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可找到的简易器材做实验,而且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弄巧成拙。另外,我国的地理课程为实验留下的时间还较少,因此,应设计一些需要时间少且较容易组织的实验。
3.针对性原则
许多地理原理和规律并不能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实验手段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同时,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选择还应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易理解的内容应减少实验,以避免为追求实验形式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且设计的实验不能干扰正确的概念形成,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
4.探究性原则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地理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地理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创建操作性较强的地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引导策略,将恰当可行的地理实验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实验技能,进而达到知情并重,情智共生的效果。
四、中学地理课实验教学体系的价值分析
1.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中学要积极优化整合地理课实验教学资源,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相结合,制订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科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的整体性出发,创建富有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独立运行新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实验的比例,分层次、多模块全面重组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计算机仿真实践教学等,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渠道。
2.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学要按照“专、兼、聘”相结合的建设思路,通过调整、培训和引进等方式,不断强化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定编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按绩考核等措施,完善实验教学队伍的聘用与考核;每年选留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充实实验队伍,并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校内外高水平教师或业内精英从事实验教学工作;鼓励从事科研和理论教学的教师重视开展实验教学;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进修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切换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建设初期,学校通过组织示范中心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严格论证和科学规划示范中心建设方案;在建设过程中,科学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预评、预答辩等措施查缺补漏,并委派专人指导、协助院系进行建设和申报工作;评审结束后,进一步引导各示范中心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每个实验教学中心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有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和管理体制,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安全的运行环境,有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和鲜明的特色,使实验室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3.强化地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化建设。学校应成立地理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创建省、市、校级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了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公共实验平台三级实验教学平台,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基础性、设计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训练;通过实验训练与科研训练的循环、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循环、国内能力培养与国际视野培养的循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建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基础课实验中心为依托,实现地理课实验室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开通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共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内容,有效发挥教学资源对校内外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地理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实验室的实验项目教材、大纲、课件等教学资源上网,让学生全天候都能自主学习和交流。